徐安国(1892—1960) 宿迁人。徐州评词名演员。18岁随苏北大鼓艺人张绍聘学艺,后改说评词。民国初年,成为苏北书坛“八大将”之一。看家书目为《七侠五义》、《小五义》。他说书语言诙谐幽默,长于表演。《小五义》中的主人公徐良被他说演得活灵活现,听众誉他为“活徐良”。徐安国为人刚直不阿。徐安国台风正派,演出冬穿长袍,夏穿大褂,一丝不苟。晚年说书仍声若洪钟。
曾逢日者许遐龄,只谓名非厕佛经。未死深惭人已朽,无才每恨笔难灵。
敢思科第能登甲,且譬平生不识丁。自此痴聋没馀齿,鸿飞世外托冥冥。
诗瓢茗碗一炉香,失马真能泯激昂。入座酒枪招客醉,插瓶花箭任蜂狂。
归田未辑欧公录,种树间求郭氏方。休道鸳湖烟水阔,天随可许学农皇。
雪云垂幕风飕飂,天荒地老客倦游。多君开手抚玉轸,凄清弹出《汉宫秋》。
初如洞庭下木叶,复如滟滪泻寒流。得无酒徒击别筑,得无嫠妇泣孤舟。
又疑猿啼向空谷,又疑雁叫落高楼。借问此曲声何悲,令我忽忆国破时。
先帝有琴曰翔凤,玉熙宫里常携随。时当中秋开夕宴,袁妃敛衽弹《关雎》。
意静指闲人月下,商流羽激声云飞。星河斜度仙人掌,鸾鹤齐鸣百子池。
玉槃进酒葡萄暖,一挥再鼓天颜怡。须臾寇盗肆窃发,衣宵食旰筹征伐。
无复重闻《金缕衣》,何曾还对丝桐月。翔凤无端霹雳鸣,朱弦一一如刀截。
至尊惨澹竟攒眉,宫妾惊惶群吐舌。事在甲申春之初,传其说者中涓吴。
不道三月十九日,乾翻坤陷龙鼎湖。峄阳之桐识治乱,八音遏密钟虚换。
金枝玉叶坐彫残,凤尾谁怜应出爨。吾民从此忆薰风,师旷师襄逐断蓬。
臣本恨人闻苦调,依稀泪带甲申红。翔凤而今安在哉,手琴囊锁亦休开。
亟须满饮三百杯,将愁遣去无使来。
潇洒襟期迥出尘,主璋特达岂无因。骅骝已见鞭先著,风雨应惊笔有神。
数载青灯同砚席,一朝朱鬣跃云津。何堪桂领婵娟月,兼照寒窗失意人。
正天涯酒醒客星孤,扣舷发清讴。渐微茫晓色,霜风乍紫,薄雾初收。
江柳丝丝蘸碧,仿佛白门秋。回首关河远,今夜扁舟。
怅望一丸瘦月,问何时、双照人在鄜州。倩万重烟水,流梦度韩沟。
叹年来、俊游未了,算闲情、都付与沙沤。空赢得,偷声减字,谱尽离愁。
汉安元嘉与永寿,东京碑字皆未磨。今人独于此碑惜,谓出中郎重摩挲。
或云会稽考古误,太史郎那中郎过。元常元嘉卒史字,稚圭信否图经讹。
箭筈门閒殿基砌,嘉靖年以粗沙劘。赵崡所以慨作跋,跋与洪赵非一科。
谁知此跋宛在此,叶叶蝇楷如擘窠。椒花舫深尘不到,未展额篆先吟哦。
上溯《周礼·职方氏》,下荐巡狩丰年歌。霸陵新丰地特纪,袁君孙君绩骈罗。
昭卬瞻仰女汝合,鉴亨字更加切嗟。惟初分隶次仲作,王萧之志交相诃。
建初熹平源测委,韩诗郑易谚则那。篆与隶分递相减,初但俯仰无撇波。
华山华亭记樊毅,三碑皆系于光和。建宁之前建初后,篆隶斟酌无偏颇。
镕金屈铁六百字,金精白帝高嵯峨。三峰万古一元气,想见于此旋义娥。
精神融结到此本,二百年前已无多。云驹云雏二东子,墨庄楼中同手摩。
郭髯题曰郭香察,小史递以冻笔呵。装池一艺成故实,方于鲁亦矜丸螺。
松谈阁又翠微阁,山史笔力追隶蝌。孙顾二跋不可见,诸老白发来婆娑。
百年又随江南客,星虹万丈藏烟萝。君今轻装南返北,一本匣抵千金驮。
君精六书胜于郭,尉律不止言虞戈。宜讨本原证文字,昌黎所谓如悬河。
亭林昔亦吉金拟,但稽职司不及他。一碑可以该汉隶,娄机字原较若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