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正德四年秋月三日,有吏目云自京来者,不知其名氏,携一子一仆,将之任,过龙场,投宿土苗家。予从篱落间望见之,阴雨昏黑,欲就问讯北来事,不果。明早,遣人觇之,已行矣。
薄午,有人自蜈蚣坡来,云:“一老人死坡下,傍两人哭之哀。”予曰:“此必吏目死矣。伤哉!”薄暮,复有人来,云:“坡下死者二人,傍一人坐哭。”询其状,则其子又死矣。明日,复有人来,云:“见坡下积尸三焉。”则其仆又死矣,呜呼伤哉!
念其暴骨无主,将二童子持畚、锸往瘗之,二童子有难色然。予曰:“嘻!吾与尔犹彼也!”二童闵然涕下,请往。就其傍山麓为三坎,埋之。又以只鸡、饭三盂,嗟吁涕洟而告之,曰:
“呜呼伤哉!繄何人?繄何人?吾龙场驿丞余姚王守仁也。吾与尔皆中土之产,吾不知尔郡邑,尔乌为乎来为兹山之鬼乎?古者重去其乡,游宦不逾千里。吾以窜逐而来此,宜也。尔亦何辜乎?闻尔官吏目耳,俸不能五斗,尔率妻子躬耕可有也。乌为乎以五斗而易尔七尺之躯?又不足,而益以尔子与仆乎?
呜呼伤哉!尔诚恋兹五斗而来,则宜欣然就道,胡为乎吾昨望见尔容蹙然,盖不胜其忧者?夫冲冒雾露,扳援崖壁,行万峰之顶,饥渴劳顿,筋骨疲惫,而又瘴疬侵其外,忧郁攻其中,其能以无死乎?吾固知尔之必死,然不谓若是其速,又不谓尔子尔仆亦遽然奄忽也!皆尔自取,谓之何哉!吾念尔三骨之无依而来瘗尔,乃使吾有无穷之怆也。
呜呼伤哉!纵不尔瘗,幽崖之狐成群,阴壑之虺如车轮,亦必能葬尔于腹,不致久暴露尔。尔既已无知,然吾何能违心乎?自吾去父母乡国而来此,三年矣,历瘴毒而苟能自全,以吾未尝一日之戚戚也。今悲伤若此,是吾为尔者重,而自为者轻也。吾不宜复为尔悲矣。吾为尔歌,尔听之。”
歌曰:“连峰际天兮,飞鸟不通。游子怀乡兮,莫知西东。莫知西东兮,维天则同。异域殊方兮,环海之中。达观随寓兮,奚必予宫。魂兮魂兮,无悲以恫。”
又歌以慰之曰:“与尔皆乡土之离兮,蛮之人言语不相知兮。性命不可期,吾苟死于兹兮,率尔子仆,来从予兮。吾与尔遨以嬉兮,骖紫彪而乘文螭兮,登望故乡而嘘唏兮。吾苟获生归兮,尔子尔仆,尚尔随兮,无以无侣为悲兮!道旁之冢累累兮,多中土之流离兮,相与呼啸而徘徊兮。餐风饮露,无尔饥兮。朝友麋鹿,暮猿与栖兮。尔安尔居兮,无为厉于兹墟兮!
冉冉瑶姬驾玉軿,堕翘遗佩各飘零。遥从天上诸空界,巧出人间万幻形。
洗墨池冰天又合,众星堂夜坐还扃。美人独立高寒外,似隔蓬山数点青。
试平原极目,翠色芊绵,不尽烧痕。倚仗东风力,便迷离古道,能不消魂。
有时暗拖长带,牵住石榴裙。看巷陌愔愔,郊塍漠漠,都是愁根。
温存。向谁寄,想万种春情,幽绪难论。莫把韶光负,任落花飞絮,分付芳尊。
马嘶客向何处,娇杀玉楼人。漫寂寞空庭,藤芜满径深闭门。
黯然王气,把兴亡付与,云烟残笔。如此江山收眼底,不问剡藤宽窄。
两姓乌衣,六朝龙种,霸业伤今昔。板桥流水,画图何限萧瑟。
堪叹历尽承平,桁开朱雀,又起黄巾贼。燕子桃花歌舞地,粉本谁添金碧。
铜狄频迁,琼枝略尽,遗墨徒珍惜。飘零豪楮,劫灰留吊陈迹。
几点垂垂北斗,一床悄悄西风。山河天地点尘空。
月殿蟾蜍欲动。
舌本琼浆甘彻,鼻端玉蕊香通。棋边切莫笑衰翁。
个里本来空洞。
晴霭翠纷纷,春桥水乍分。山家在何处,松外万重云。
幽石暖差差,苔华绿渐滋。不辞同晚步,溪上有新诗。
碧嶂猿声后,清宵鹤思前。孤亭群树底,堪与坐谈玄。
满地写松阴,元芝拟共寻。樵踪浑不见,知得此山深。
相识更相逢,前山此路通。桃烟连幕翠,只在白云中。
鹊声乾,莺语啭。红雨洒千片。不坐钿辕,不障合欢扇。
分明要使人看,如何归舫,把云母、横窗遮遍。
碧河浅。输舆掠水丝禽,鹢首惯偷眼。懊恼吴侬,柔橹疾于箭。
借他角抵春哥,凫车相傍,又引露、女银娇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