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安庆城楼

层构初成百战终,凭高应喜楚氛空。
山随粉堞连云起,江引清淮与海通。
远客帆樯秋水外,残兵鼓角夕阳中。
时清莫问英雄事,回首长烟灭去鸿。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猜你喜欢
欲寄相思情苦。倩流
红去。
满怀写不尽离愁,都化作、无情雨。
渺渺暮云春树。淡烟横素。
夕阳西下杜鹃啼,怨截断、春归处。
门向红尘日日开,入门襟袖远尘埃。暗香惹步涧花发,
晚景逼檐溪鸟回。不为市朝行路近,有谁车马看山来。
可怜严子持竿处,云水终年锁绿苔。

德香薰郁书银笔,句法清新夺锦袍。卓荦斗南推第一,才名藉甚继三豪。

谁采匡庐紫玉芽,二千里路到吾家。
砖炉石铫自烹吃,清落诗脾作雪花。

王猷才气凌冰雪,贞白高居抱孤洁。梅卉中含天地心,重阴不受风霜烈。

芳缛羞同艳冶姿,蘧庐昼暖春阳熙。久知陶谢每同调,静对曲囱千古思。

幕下精神清似水,门前责望重於山。
君家文伟规摹在,事业全归静定间。
南讹溽暑方流汗,北陆凄风已裂肤。
江介寒暄越叵测,袗絺重茧在斯须。
长安市上僦楼居,闲裹身心尽自如。
十日雨声春对酒,一窗镫影夜观书。
茶经未展愁先醒,芭录才看病已除。
所欠短檐晴景好,拆桐花月共扶疏。

东来岱色入苍茫,望里烟岚接太行。远浦平沙栖雁鹜,高原落日下牛羊。

庾公月底耽清兴,王粲楼头忆故乡。况是满城砧杵急,风凄万户客愁长。

春生秋杀乃天常,来往推迁炎与凉。晚节正当阴气塞,穷冬忽见小桃芳。

岂知卜枣能成实,僭与江梅敢并香。自愧备员调鼎鼐,不知何事谬阴阳。

怜君忆君停欲死,天上人间无可比。走马海边射游鹿,偏坐石上弹鸣雉。

昔时方伯愿三公,今日司徒羡刺史。

凉风动寥廓,庭下草初黄。病骨知寒早,愁怀觉夜长。

孤城淹岁月,重露迫衣裳。黑发浑无几,尤宜事退藏。

方看望仙雪,仍访钟山泉。石限阨危溜,峡厓减青天。

不知路深浅,但爱山苍圆。俄惊侈楼观,一礼黄金仙。

衲僧喜客来,觞行续茶煎。仰视慈竹题,俯吟慈竹篇。

前修凛高躅,滋久馀芳传。白日倚山转,倒晕千峰烟。

悠悠思难极,且与樵风还。

我识天根子,于今二十年。吹箫来翠岭,鼓枻入丹渊。

日出扶桑底,云生建木巅。人间方夜半,海上得春先。

老我江湖迥,微官岁月迁。荒泉流竹里,冷雨浸芝田。

发短何为者,君归重惘然。飞霞浮夕景,定在石林边。

八陈功成妙用藏,木牛流马法俱亡。后来识得常山势,纵有桓温恐未详。

不知月欲落,但觉衣生棱。夜深谁是伴,相对祇孤灯。

阿翁作画如说法,信手拈来种种佳。好水好山涂抹尽,阿婆脸上不曾搽。

韶华暗换。见数枝冰艳,盈盈深院。瘦骨偏宜妆淡,万叶暮云春思远。

暖日生香,轻阴送影,半掩离愁半清怨。帘外从它,无言桃李,闲立画廊遍。

斜阳一抹空遗叹。写生绡素幅,幽怀难浣。永夜姮娥易魂断。

输与梁间,对语呢喃,旧巢依恋。动是天涯,惜春人老,柳絮乘风弄晚。

此身无托。笑乾坤窄小,可人难作。二十年、奔走天涯,见山苦水凄,酒穷诗恶。

往事都非,休提起、绿窗弦索。恰梦回霜晓,陡地伤心,旧日楼阁。

茅山已无妙药。纵魂萦海渚,身系天角。枉积下、恨迹情踪,待叠起相思,又难抛却。

百转回肠,镇日夜、全无安泊。总我伊、文魔情孽,应同沦落。

立事宁将败事论,在边难与在朝分。
从来大地为沧海,可得孤臣抱幼君。
南北一家今又见,乾坤再造古曾闻。
他年自有春秋笔,不比田横祭墓文。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