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杂咏 干将墓

干将善铸剑,剑成终杀身。
吴伯亦遂亡,神物岂不神。
始知服诸侯,威武不及仁。
徒劳冶金铁,精光动星辰。
莫邪应同埋,荒草千古春。
青蛇冢间出,犹欲恐耕人。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猜你喜欢
马卿工词赋,位下年将暮。谢客爱云山,家贫身不闲。
风波杳未极,几处逢相识。富贵人皆变,谁能念贫贱。
岸有经霜草,林有故年枝。俱应待春色,独使客心悲。
香苞吹尽翠成围,墙角萧萧一径微。
已喜轩窗无俗韵,更怜风月有清辉。
山与矶名从地志,姑兼郎号出江民。
世间称谓无真实,闻说双祠自有神。

响遏珠尘落殿楹,瑶池春宴按歌情。不知零落云韶部,可向秦楼逐凤鸣。

葑亦多彦,哿矣两朱。昆丘连璧,峄阳双梧。子出最后,遗风爽如。

寒泉冬洁,菉竹秋臞。积百媚学,孰俪君劬。宵闻片籍,屏寐以须。

失之皇皇,获之愉愉。抛裘喷炙,投玉捐珠。珍香宝茗,法绘名书。

清谈晏对,日坐仙区。爱我维笃,弃我亦徐。怅其邈矣,临风永吁。

远竹竹自如,亲竹竹不可。
移床向前轩,与之相并坐。
受日一心虚,摇风万尘破。
忽作雪窗声,断云疏雨过。
金壶皤腹贮春醪,路入山堂脚脚高。
但得远尘宽俗鞅,不须临下见秋毫。

直道重伸柳士师,此心惟有一人知。长歌未许归田早,三宿何妨出昼迟。

取次新凉消伏暑,相将阳律长南枝。閒观物理堪随喜,丛桂含芳欲待谁。

玉殿齐班对正衙,退朝冠盖满京华。青天彻晓无云气,黄道回春转日车。

閒染彩毫题帖子,喜将绿酒泛椒花。老身只待承平了,携取来书问故家。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雪霰今朝集,寒冰昨夜坚。幸存东郭履,不赋北门篇。

客路黄云外,乡书白雁边。关河无锁钥,偏阻未归船。

也傍清池也傍篱,醉红娇嫩晓尤奇。晴光却是多私意,偏照池边带露枝。

秾李素华曾缟昼。当年独冠君芳秀。今日再来眉暗斗。谁人后。追思恰似章台柳。
先自病来迟唧溜。肌肤瘦减宽襟袖。已是无聊仍断酒。徘徊久。者番枉走长亭候。
夜色正幽悄,梦回常自悲。
悠悠节物改,冉冉心事非。
儿嬉意不足,搔首忽成丝。
炎寒扇洪罏,橐籥日煎治。
冥鸿对云路,蜗蝇蚀昏卑。
功名难力致,志勉与心期。
旦昼多营营,至此盍停思。
谁能澄夜气,一息存端倪。
五更百虑起,嘹嘹听啼鸡。

春三月,美景奈难留。恨逐桃花随逝水,情如芍药茁离愁。

往事付东流。

昼锁重门看雨卧,雾为车马风筛簸。恰似读书山寺时,独坐空庭松数个。

飞蝗来凤邑,忽蔽永丰云。妇子奔号急,微民稽拜殷。

弭灾全藉德,祝蜡岂徒文。赖有廉仁宪,驱山息异氛。

后村南宋诗中佼,十老吟成斗工巧。好句流传七百年,和者虽多能者少。

樊山声价吾楚宝,翰墨蜚腾富文藻。一官暇日爱长哦,骋兴恣酣广十老。

游戏天倪穷万方,雕镌物态辟群窔。落笔往往杂庄谐,写生跃跃透毫秒。

遂令前贤避三舍,有似洞庭吸横潦。淮阴部将贵多多,子云绝技非小小。

词坫牛耳大如槃,凡手不敢施狯狡。噫嘻君才凌谢鲍,君治又且冠邦镐。

渭南牧民如牧羱,吠犬生氂驯雉扰。杜母循声惬野谣,吴公美政书上考。

讵惟宰郡若烹鲜,矧更锄彊如捕蚤。回翔枢幕釐五戎,元辅侧席争屣倒。

朝廷新诏辟四门,市骏千金苦未早。淮阳漫许卧汲黯,江左定当起王导。

绣衣直指东方驺,黄麻知诰北门草。寇公晚入政事堂,敬舆昨拟兴元诏。

六龙回驭在斯须,八柱擎天忻再造。整顿乾坤改旧观,收拾雷雨复清晓。

点窜《三都》《两京》篇,润色明堂王会稿。要将赑屃戴圭珉,不屑虫鱼齧梨枣。

念吾南风久不竞,江陵已殁江夏杳。扶危奠倾及今兹,勉旃发愤摅怀抱。

龙蟠大泽郁霆雹,虎啸中原奋牙爪。鹰瞵惨澹侧愁胡,凤览从容俯众鸟。

经济于君何有乎,哤诼径可立谈了。刮摩垢腻返虚明,嘘噏元气苏偏槁。

从此银甲洗天河,一切腥膻共祓澡。能事固宜有不让,奚翅百钧穿鲁缟。

嗟予晚遇未闻道,郎舍浮沈驽在皂。时揽明镜照衰颜,几辈天衢骋骅袅。

南皮门下旧年少,晨星散落参与昴。黄河东走泻沧溟,西岳崚嶒跱云表。

铸成奇采吐光芒,荡出雄篇任挥扫。邯郸步拙那移情,嫫盐效矉徒取恼。

巡檐把卷阖且开,倚壁偷声酉到卯。愧无寸莛撞鸿钟,斫树收庞笑公眇。

四方相与逐云龙,或倚寒郊欺瘦岛。太冲落落吾党豪,定有锦囊似君好。

须弥座上敛伽黎,海口潮音阐大机。
世主大檀能藻鉴,灵山嘉会愈增辉。

分明只在片言间,老去殊途有易难。先自刀圭言下悟,渐收九转大还丹。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