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杂咏 松江亭(在吴江垂虹桥上)

泊舟登危亭,江风堕轻帻。
空明入远眺,天水如不隔。
日落震泽浦,潮来松陵驿。
绵绵洲溆平,莽莽葭菼积。
凭栏不敢唾,下有龙窟宅。
帆归云外秋,鸟下烟中夕。
欲炊菰米饭,待月出海白。
唤起弄珠君,闲吹第三笛。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猜你喜欢
危亭见上方,林壑带残阳。
今日岂无恨,重游却味长。
行并焦湖试问涂,何如震泽占姑苏。
提壶聒聒劝谁饮,我不知君渠自呼。
河汉风清,庭户夜凉,皓月澄秋时候。冰鉴乍开,跨海飞来,光掩满天星斗。四卷珠帘,渐移影、宝阶鸳甃。还又。看岁岁婵娟,向人依旧。
朱邸高宴簪缨,正歌吹瑶台,舞翻宫袖。银管竞酬,棣萼相辉,风流古来谁有。玉笛横空,更听彻、裳霓三奏。难偶。拚醉倒、参横晓漏。

曲误不须顾,客狂当好看。日斜双桨急,风驶夹衣寒。

剩说归田乐,休歌行路难。石湖三万顷,何处觅忧端。

十载扬州作画师,长将赭墨代胭脂。
写来竹柏无颜色,卖与东风不合时。

匹马天风听暮笳,南归尚醉故园花。尺书在袖逢江雁,万里扬帆似汉槎。

帐下谈经余首蓿,湖中对客半兼葭。钱塘岁岁春堪卧,莫忆渔竿返玉华。

就温嫌冷性同然,况是冬深凛冽天。莫讶尘生杨绾席,都缘坐少席文毡。

感君四坐尘分暖,为我长针细衲绵。从此门前有来客,不须称遽足留连。

峨冠执法公家整,端冕临祠我亦严。
深米炉香通问讯,小寒清坐隔疏帘。
欲辞松月恋知音,去住多同羁鸟心。秋尽书窗多白发,
晚冲霜叶下青岑。大河风急寒声远,高岭云开夕影深。
别后寂寥无限意,野花门路草虫吟。
射飞何必捐金弹,抵鹊虚烦用夜光。
切玉昆吾宁刺豕,断蛟干越岂刲羊。

藻户面通漕,飞甍出重城。堂成未遑息,复作千里行。

尘埃袖短褐,蒙暑踏寒冰。其求异求食,志欲诗编盈。

宁辞阍吏慢,聊为一堂荣。都城竞名利,日出车马声。

谁云方外士,奔走亦有营。惟静制众动,自照中乃明。

胡为挠山水,风急帆更轻。岁阑去勿缓,恐负新堂名。

铜壶滴滴禁漏起,三十六宫争卷帘。(《月》,
以下《锦绣万花谷》)
斜阳古岸归鸦晚,红蓼低沙宿雁愁。
霜雕曲径寒芜白,雁下遥村落照黄。
恩威欲寄黄丞相,仁信先闻郭细侯。
兵气此时来世上,文星今日到人间。降因天下思姚宋,
出为儒门继孔颜。
丹灶河车休矻矻,蚌胎龟息且绵绵。驭景必能趋日域,
骑箕终拟蹑星躔。返朴还淳皆至理,遗形忘性尽真铨。
(《山居百韵》,见《鉴戒录》)
醉下高楼醒复登,任从浮薄笑才能。
青龙寺里三门上,立为南山不为僧。

泉月并作秋,妙境清入骨。下彴崩雷转,暗厓古香发。

石危不可磴,木断大可筏,豹声数犬啀,人立一猿突。

泬寥轮已西,倒岩影疏樾。衣色凛飞霜,禁冷坐犹兀。

风寂铃不语,云滃塔忽没。隔洞闻经鱼,孤僧跏奥窟。

少小襟期与世违,布袍时复傲轻肥。为寻无忌栖梁苑,曾吊灵均入秭归。

苜蓿花寒天马病,神仙字老蠹鱼饥。晴窗检点奚囊句,风月年年有是非。

龙潭禁城内,虽小亦巨泽。窅然处西偏,远如避世客。

古观晋唐遗,名园隆万宅。宜雪再宜雨,宜隐亦宜谪。

松涛白日飞,荷叶远天碧。在昔中丞公,学佛竖铁脊。

弃家入无生,放生意成癖。鸟影摩天空,鱼弄波声湱。

汪汪千顷陂,积鳞恒触迫。巨舸载沈江,生意取相适。

老僧咒喃喃,永断刀砧赤。讲艺集诸生,贤豪尽前席。

微言飒然来,如霜面皮掴。高格离人群,真风慑蛮陌。

叹息斯人亡,澄潭空日夕。

人生贵适情,长物皆为累。读书不在多,安用罗箧笥。

长安号人海,自昔居不易。矧经丧乱余,岂有立锥地。

馈贫亦虚言,腹枵难煮字。饥驱匪自由,顾此焉舍置。

一身已赘疣,四海方糜沸。复壁无深藏,兼两重劳费。

儿曹惜手泽,甲乙为标识。谁知丹墨痕,中有沧桑泪。

万历四年天洞开,从前未见一人来。我今欲借神仙窟,浪学尧夫日打乖。

午漏迟迟。绿窗人倦春将过。留春无那。看满庭花堕。

新绿帘栊,长日薰香坐。微风簸。燕子营巢,阑角香泥涴。

玉舄凭陵汉苑霜,何年留此跨仙羊。即看几几居东土,犹似翩翩出阜乡。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