㝛摄山幽居僧舍次日略览山中诸胜逮暮遂归

五月暑未甚,况经新雨馀。摄山若云起,飘然望远墟。

出郭偕好事,入谷扣幽居。日晡禽声凉,崦风迓篮舆。

万树欹㵎壑,一镫耿轩疏。夜幮傍佛龛,晚案得山蔬。

云白绿林外,鸟啼朝日初。推枕靧清泉,杖策曳轻裾。

杂石拥树根,万叠云涛如。穿径石云中,杳然疑蹑虚。

法刹引遐历,宫树亦瞻诸。高松荫暍行,清若循阶除。

亭午不逢客,寂尔惟钟鱼。回首金碧转,始知山径纡。

耸望最高峰,筋力乏升岨。循年嗟老矣,视日盍归欤。

复向山僧约,期余岩桂舒。

姚鼐
  姚鼐(nài)(1731~1815)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
  猜你喜欢
万畦新稻傍山村,数里深松到寺门。幸有香茶留稚子,
不堪秋草送王孙。烟尘怨别唯愁隔,井邑萧条谁忍论。
莫怪临歧独垂泪,魏舒偏念外家恩。

露下多时雁未鸣,数声云外此宵征。北人书到三秋尽,南国弓閒一字横。

孤馆有谁惊好梦,平芦何处起寒更。想应俎上终须免,宜向方塘寄此生。

自昔君无劳,有言朝不夕。
遥闻索扇上,已见归舆饬。
千门诏解严,万官均咏德。
愧以斐然章,无裨从臣职。

暮年药裹关身切,此外翛然百不贪。薏苡载来缘下气,槟榔收得为祛痰。

谁将石黛染春潮,复捻黄金作柳条。
西崦东沟从此好,笋舆追我莫辞遥。

水晶帘映宝灯明,海上移来不夜城。何似图书群玉府,青藜静对月三更。

臣连伴造称官氏,藤橘源平数世家。将相王侯真有种,至今寥落族犹华。

万物皆有性,顺其性为大。顺之则无变,反之则有害。

禹之治河也,浚川而掘地。水行乎地中,其性安而遂。

因地为之防,犹恐不足制。故附之山足,使循山而行。

山不可必得,或原阜丘陵。水行乎两间,既固而既宁。

及将近下流,山远而地平。渠裂为二道,河分为九形。

虽暴不得怒,虽盛不得盈。所以顺而制,归之于沧溟。

后代蒙其业,历世六七十。凡千有馀年,而无所决溢。

国君与世主,岂皆尽有德。盖繇河未徙,一皆循禹迹。

河道既一徙,下涉乎战国。水行平地上,乃堤防堙塞。

其时两堤间,实容五十里。水既有游息,堤无所啮毁。

后世迫而坏,河役始烦促。伐尽魏国薪,下尽淇园竹。

群官皆负薪,天子自临督。其牲用白马,其璧用白玉。

歌辞剧辛酸,姑不至号哭。瓠子口虽塞,宣房宫虽筑。

其后复北决,分为屯氏河。遂不复堤塞,塞亦无如何。

两河既分流,害少而利多。久之屯氏绝,遂独任一渠。

凡再决再塞,用延世之徒。有天时人事,可图不可图。

有幸与不幸,数说不可诬。其后复大决,大坏其田庐。

灌三十一县,言事者纷如。将欲塞之耶,凡役百万夫。

费累百巨万,亦未知何如。如此是重困,是重民叹吁。

言事者不已,亦不复塞诸。李寻解光辈,其言不至迂。

遂任水所之,渠道自割除。当时募水工,无一人应书。

学虽有专攻,术亦有穷欤。诸所说河者,桓谭实主之。

但聚而为书,实无以处之。班孟坚作志,亦无所出取。

事有甚难者,虽知无所补。今之为河堤,与汉无甚殊。

远者无数里,近无百步馀。两堤束其势,如缚吞舟鱼。

适足激其怒,使之逃囚拘。又水性隐伏,有容而必居。

浸淫而灌注,日往而月徂。埽材有腐败,土壤有浮虚。

水进而不止,正如人病躯。病已在骨髓,医方治皮肤。

下不漏足胫,上突为背疽。或水如雷声,或埽如人喘。

或决如山倾,或去如席卷。如蛟龙引阵,如虎豹逃圈。

如地户开辟,如谁何生变。如神物主之,不可得而辨。

嗟乎有如此,堤防岂能禁。盖缘平地上,失水之本性。

而又无二渠,分九河所任。以九合为一,所以如此甚。

今之为邑居,多在古堤内。以诸埽准之,高于屋数倍。

以水面准之,亦高数尺外。诸埽正如城,而土有轻脆。

民正如鱼鳖,处破湟畎浍。被溺者常事,不溺者幸大。

又河水重浊,淀淤日以积。又夏秋霖雨,诸水凑以入。

故有必决势,不决者盖鲜。或决彼决此,或决近决远。

或决不可塞,或塞而复决。或决于旦暮,或决于岁月。

或新埽苟完,或旧埽溃裂。譬如千万钧,用一绳持挈。

必有时而败,必有处而绝。而自决大吴,凡害几郡县。

河既北浸边,诸塘皆受患。亡胡与逸马,熟为之隔限。

今虽甚盛时,亦防不虞变。所以议论者,复故道为便。

故道虽已高,可复亦可为。但恐既复后,其变不可知。

我兵学虽陋,公兵学虽奇。我说兵之难,公亦莫我违。

河事异于兵,其难堪嘘欷。智有不可及,力有不可施。

汲黯非不伟,所塞辄复隳。王遵无奈何,誓死而执圭。

若与唐衢说,号哭垂涕洟。未说穿故道,未说治故堤。

且说塞河口,所费不可推。诸所调发者,委积与山齐。

卷埽者如云,进埽者如飞。下埽名入川,其势忧流移。

上埽名争高,少动即势危。万人梯急赴,两大鼓急椎。

作号声号令,用转光指麾。其救护危急,争须臾毫釐。

又闻被灾郡,数路方荐饥。官私无畜聚,民力俱困疲。

朝廷谋已劳,两宫食不怡。生民仰首望,使者忘寝饥。

为之柰何乎,勿计速与迟。事虽有坚定,议论在所持。

如一身数疾,必以先后医。假如移所费,用以业贫民。

偿其所亡失,救其所苦辛。或贷其田租,或享其终身。

独孤有常饩,使同室相亲。露尸与暴骸,收敛归诸坟。

精选强明吏,处之使平均。乡官与胥徒,欺者以重论。

如此庶几乎,可无愁怨人。下酬更生望,上慰再造仁。

然而论议者,至今犹纷纷。或复其故道,或因其自然。

公如决于一,勿使众议牵。在己者有义,在命者以天。

而况行职分,而况本诚忱。圣朝无不察,知子之赤心。

嗟余何为者,草莽且贱微。与公本无素,一见即弗遗。

以伯兄处我,以古人相期。小设犹致说,大事宁无辞。

年且六十一,未作沟中尸。常恐公礼义,如投诸污泥。

岂欲为迂阔,不得已为诗。沥吾之肝胆,但恐同儿嬉。

又恐误公事,公千万慎思。如将从近功,即深图便宜。

如必谋久利,唯古人是希。是询而是度,是访而是咨。

或博物君子,或宿儒老师。或滨河野叟,或市井年耆。

或愚直夫妇,所言无蔽欺。或老胥退兵,耳闻而目窥。

或世为水学,可与讲是非。或博募水工,按地形高卑。

从便道穿渠,稍引河势披。海既为大壑,汴既分一支。

如关窍疏通,脏腑病可治。此说如何哉,但恐出于狂。

如何完障塞,如何复诸塘。观变而待时,亦恐谋不臧。

为复有说者,且须严边防。如魏尚守边,见称于冯唐。

如祭彤久任,使匈奴伏藏。以车制冲突,如卫青武刚。

多置强弩手,如李广大黄。选募如马隆,练卒如高王。

如汉置奔命,使我军势张。短兵斫马胫,冲车乱其行。

赏不以首级,所以严部分。大陷刀如墙,可以坚吾阵。

羊叔子以德,郭子仪以信。光弼战河阳,挥旗令直进。

其时诸军势,如决水千仞。杨素不用车,可汗下马拜。

仅以其身免,号哭而大败。将帅在方略,胜却百万兵。

安边在良将,胜却筑长城。愿子治水功,有以酬明时。

便领铁林兵,尽衣犀牛皮。连营环绣帽,大纛随牙旗。

分金赐勇敢,藏书付偏裨。先声义信远,下令霜风驰。

出塞有丰草,近关无马蹄。穹庐大漠外,别部黑山西。

伐谋为上策,何用长缨羁。本朝正明盛,以德服外夷。

使来不受献,南越回山梯。西闭玉门关,东却高句丽。

四夷无一事,各安巢穴栖。名将更无功,优诏勒鼎彝。

师旋作鼓吹,军容除虎貔。银珰致郊劳,翰林严锁扉。

除书纸用麻,省吏身著绯。公方有所念,山足江之湄。

无心入黄阁,有表辞赤墀。乞得老来身,浩歌还会稽。

白云与绿波,无所不可之。春风桃花坞,秋色黄菊篱。

茶篮与酒榼,壶矢兼琴棋。烹鸡炊黍饭,可倩庞公妻。

岂无会稽老,雪夜同泛溪。亦有二三子,棹歌相追随。

散尽橐中金,留得身上衣。有宅是官借,无田可扶犁。

闲吟题寺观,长啸入云霓。公得我诗后,一梦须先归。

晓度七盘山,北行道弥恶。峭壁根虚无,危栈架飞阁。

飘飘风吹衣,漠漠云涨壑。下有黑龙江,乱石何磊落。

急濑转雷毂,奔湍散流沫。洄潭更阴沉,俯视诚可愕。

兹路属再来,即事情已昨。艰险难具论,惟与存颠末。

离家百务止,动息颇无碍。力作渐不稀,近寺鹜僧辈。

睹此众人劳,省躬日至再。新麦仅两畦,信至劝归刈。

喜霁昨意真,身动如一债。汗漫理不饱,一往有微赖。

翩翩翠盖覆鸣銮,诏许都人夹道看。乐府尽歌杨柳曲,后车多著鵔鸃冠。

骏骨直千金,难求起死针。
虽云为马□,却似有人心。
毡帐长城远,旗亭委巷深。
老身全赖此,完璧到如今。

名园花正好,娇红殢白,百态竞春妆。笑痕添酒晕,丰脸凝脂,谁与试釭霜。

诗朋酒伴,趁此酒、流转风光。尽夜游、不妨秉烛,未觉是疏狂。

茫茫。一年一度,烂熳离披,似长江去浪。但要教、啼莺语燕,不怨卢郎。

问春春道何曾去,任蜂蝶、飞过东墙。君看取,年年潘令河阳。

自君之出矣,徒写零落耳。思君如车轮,辗转愁不已。

推篷落残月,津鼓响初沈。斜汉澹微碧,澄川生夕阴。

华年同寂寞,遥夜忆徽音。坐对沧江色,萧然禽向心。

廷杖初收谴诏来,国家元气久摧颓。不须苦说茄花酷,璁萼当年是祸胎。

繁华渐觉枝头少,冷蝶寒蜂尽不来。寄语春风莫相妒,明年还我最先开。

日御文华说五经,鸟言虽巧未曾听。
长廊上苑东风里,寂寂无声对画屏。
萱花不须折,安足忘君忧。
青铜莫频揽,适令惊鬓秋。
谢安壮未仕,定远晚封侯。
功名俱磊落,时来岂自由。
少室胡僧,履子留只。
米树应供,趺子出双。
新丰老人,问杀首座。
大阳兄者,兼养青鹞。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