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杨荥阳

嘉陵美山水,亦复富文彦。
杨君产其邦,材拔性高狷。
布衣走名都,早入艺林选。
客屈拔下谈,王邀邺中宴。
出门得名声,不假亲旧援。
匣剑未久埋,囊锥已先见。
吐词实瑰奇,读者心欲颤。
刀鸣斗夫勇,花妥笑女倩。
如观广场中,百戏张曼衍。
平生眼无人,遇我独相善。
陌头每并出,两骑无后先。
喜从兔园游,惭受狗监荐。
君歌我固服,我赋君亦羡。
堕筵吟帽乌,踏席舞裙茜。
醉中共笑语,往往杂谐谚。
有时出城西,山水恣攀践。
岩眠曙猿惊,涧饮夏莺啭。
吴宫妓去榭,萧寺僧开殿。
龙门剥阴苔,高什记题遍。
欢游正相酣,世事忽惊变。
朋俦半生死,一世如激电。
我棹返江浔,君车赴淮甸。
旋闻逐流人,居濠又移汴。
一身去何赍,空橐唯破砚。
危途晚行疲,欲进足如罥。
狼来树杪避,蝎走灯下见。
渡河自撑篙,水急船断纤。
及至秋已深,旧褐风裂片。
难寻高阳饮,空吊鄢陵战。
圣恩忽加怜,收拔佐山县。
卑曹敢云辞,执版谒府掾。
官庖尽炊藜,民赋半输绢。
低飞蓬蒿间,不异雉带箭。
有亲寓京师,年老阙供馔。
欲奉朝夕欢,去职胡敢擅。
晨上宰相书,得归遂微愿。
上堂具珍鲑,呼妇卖钗钏。
我时别君久,问讯愧无便。
空题忆君诗,细字书满卷。
今春被诏起,前史预编撰。
始来长干门,杨柳正飞燕。
逢君风尘余,不改旧颜面。
握手话苦辛,悲喜杂庆唁。
客中虽无钱,自写赊酒券。
邀来卧东阁,月出初锁院。
君言涉艰难,壮志今已倦。
回头悟前非,更名慕蘧瑗。
我闻棠谿金,不畏经百炼。
胡为暂失路,遽欲老贫贱。
吾皇奋神武,四海始安奠。
栈通谕夷文,驿走征士传。
时巡抗霓旌,肆觐冠星弁。
功成万瑞集,礼欲议封禅。
君才适时需,正若当暑扇。
手持照国珠,胸出补衮线。
便应上金銮,立对被天眷。
嗟余忝载笔,鼠璞难自衒。
幸兹际昌辰,魏阙宁不恋。
但忧误蒙恩,不称终冒谴。
秋风楚潮满,归舸帆欲转。
君若念故交,殷勤一相饯。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猜你喜欢
西皞司分昼夜平,羲和停午太阴生。
铿锵揖让秋光里,观者如云出凤城。
才美临淄北,名高淮海东。羽仪三省遍,渔猎五车通。
玉殿孤新榜,珠英落旧丛。徒悬一宝剑,何处访徐公。
叹息书林友,才华天下选。并赋三阳宫,集诗集贤殿。
具物衣如在,咄嗟长不见。既哀薤露词,岂忘平生眷。
悲风惨惨雨修修,岘北山低草木愁。
暗发前军连夜战,平明旌旆入襄州。
五营飞将拥霜戈,百里僵尸满浕河。
日暮归来看剑血,将军却恨杀人多。
圣主万年兴,贤臣数载升。古灵传岳秀,宏量禀川澄。
畿甸举长策,风霜秉直绳。出车遥俗震,登阁满朝称。
赋简流亡辑,农安政理凭。还家新长幼,巡垄旧沟塍。
忠梗大勋立,寰瀛堕业惩。焚香兼御史,悬镜委中丞。
旟隼当朝立,台骢发郡乘。司徒汉家重,国典颍川征。
云路俄平入,台阶忽上凌。秉钧调造化,宣綍慰黎烝.
金省方秋作,瑶轩直夜凭。中书赠陈准,右相简王陵。
三杰贤更穆,百僚欢且兢。摇怀及宾友,计曲辨淄渑。
阊阖暝阴散,钩陈爽气凝。月深宫树转,河近禁楼冰。
卑吏夙驱策,微涓效斗升。望麾宵继火,书板曙怀蒸。
彼此虽流盼,规模转服膺。惠将霄汉隔,劳或岁时矜。
位重恩宁滥,才轻慑不胜。林峦甘独往,疵贱苦相仍。
敢忘衔花雀,思同附骥蝇。平生逐鸟雀,何日嗣苍鹰。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西邻有女出深闺,十二楼中奉盥匜。大德爱怜知有造,小心庄肃但无欺。

请为公祝千年寿,耻学人填半额眉。旧著衣裳今好在,芳心暗逐锦帆移。

投老犹垂橐,忘归未拂衣。江山双泪迸,家国寸心违。

作客悲王粲,为郎忆紫薇。入林还怅望,吾道已全非!

徵书昨日下钱塘,仙吏乘春指建章。柳色西陵归骑绿,桃花娄水去帆香。

于公阴德高阀阅,仲子昌言著庙廊。独有素心常不改,世途炎热自清凉。

千寻古木巳无柯,万丈深渊不起波。此日胜游他日记,落花时节到中峨。

忆昔在蓟门,坐中多剑客。萧萧边马鸣,风高秋草白。

别来三十年,采薇异夙昔。登高望紫塞,朔雪沈幽碛。

欲赠以宝刀,徘徊空脉脉。

垂杨影里残红。甚匆匆。只有榴花、全不怨东风。暮雨急。晓鸦湿。绿玲珑。比似茜裙初染、一般同。

总戎云鸟肃风翔,司马兵符出未央。春去旌旄临海甸,雪消兵马向蛮方。

汉家漠漠尧封远,天子瞳瞳舜日光。不道野人忧战伐,月明江汉鬓苍苍。

我爱张公子,丁年密退藏。施为宜法则,议论自馨香。

元气却不死,深陂岂可量。儿时供府自,壮岁已名扬。

汲汲尊尼父,堂堂类子张。迁居择邻里,濯足拣沧浪。

作传编毛颖,谈玄说剑铓。奇才千古重,令问万民望。

气压四明客,调穷三耳臧。典谟师我舜,雅颂起予商。

绵蕞曾陈汉,仁术屡说梁。本非中酒困,长为和诗忙。

道长茹连拔,时衰心独伤。篆文遒似李,隶字楷如王。

青眼予能作,白眉君最良。万言陈国利,一战捷文场。

出海游龙舞,腾空翥凤翔。十全君子行,一代士林光。

句法吾师范,诗材我窃攘。忠心常向日,直节欲淩霜。

文没岁云久,道亡天未将。狂澜时既倒,木铎子宜当。

德业能纯粹,学术靡理疆。冲天憎燕雀,当路恶豺狼。

绮语吟千韵,宸笔扫十行。行藏关治乱,出处卜兴亡。

郡隶清河上,家居杜曲傍。登科年甫冠,修史发初苍。

仙观尝新欠,宫园醉晚凉。朝天恭踧踖,退食独彷徨。

得暇多休沐,游山小治装。一卮持竹叶,左手把无肠。

官酒浇三斗,宫词唾百章。阮声师校尉,琴诀受嵇康。

似玉风神异,如兰气味长。坦怀无戚戚,明见笑伥伥。

草檄堪医疾,针诗可治肓。博闻敌武库,高价重珠囊。

忧患经多故,艰难已备尝。悲歌声历历,雅调韵洋洋。

造次必于是,中心何日忘。生涯两书箧,香火一禅床。

海上寻徐福,壶中觅长房。流传虽若此,真伪甚难详。

水国波奔激,仙乡路渺茫。孤身朝北阙,皓首叹东阳。

险韵嚼佳句,残英嗅冷芳。仁人今尚在,箕子本佯狂。

洪范明皇极,彝伦叙有常。百王遗礼乐,三代旧轩裳。

会补南极缺,能令北斗昂。无媒言嗫嚅,失志思回遑。

秋老空悲扇,天凉反卖浆。却来频渭钓,又绝在陈粮。

志道衰犹梦,依仁老更刚。故家三径远,薄土一廛荒。

混混常无舍,乾乾体自强。卒躬能省己,行道不踰方。

宁耻身衣褐,谁嗟日食糠。起歌明月夜,舒啸白云乡。

绮夏终辞汉,巢由固避唐。名极得三者,柴立机中央。

荣遇传金马,题名刻玉堂。未窥君所蕴,徒见子之墙。

遣欲绝形累,无贪不行妨。一瓢渠乐逸,陋巷我忧惶。

牺易韦编暗,麟经古卷黄。著述遵辅嗣,去取笑公羊。

再辨麟绝笔,重笺城复隍。焦桐人不识,独有蔡中郎。

草草生涯付短椽,身随到处即安然。功名角上无多地,风月壶中自一天。

世路久谙甘缩首,曲车才值便流涎。一生笑我林鸠拙,辛苦营巢二十年。

不知星子陨何年,岩洞空明势若悬。好挽石牙窥秘穴,忽从山后达诸天。

厨供野酌寒吹叶,僧送清茶细引泉。买得小舟寻别胜,蓬壶归路已茫然。

积雪未亏日还没,云气黯惨愁不释。徐郎揖我上棂轩,眼界物物有正色。

万株琼树为谁妍,千亩瑶草底空掷。可怜雨打或飘零,不分风吹玉攒积。

向来已拨宜城醅,末至何妨杜陵客。鄙夫中圣殊未醒,向人江山恍如昔。

台边好在龙沙黄,台前俄失鸾冈碧。只今雪思未渠央,准拟作花大如席。

大江之南喜气多,旧瘴悬知扫无迹。

渡口烟初暝,孤舟客未归。楚天低远岸,江雨撼危矶。

指顾千峰失,空濛一叶飞。中流叹奇绝,不敢怨沾衣。

相聚无多忽又分,倚栏望月倍思君。夜深花露沾衣湿,风度长天送雁群。

江南开府发如漆,砚北尚书鬓似霜。昔赠双鱼劳远使,今移专节近吾乡。

与论治道扶根本,更挹名言见老苍。他日采梅乘兴去,好携赐杖访沧浪。

摘碎花魂,乡梦杳、拥衾还起。凄绝处、灯昏香烬,重门深闭。

握管欲吟红雨曲,啼痕先把青衫渍。卸金钗、闲自拨灯灰,书愁字。

今古事,醉而已。叹归也,生如寄。任旁人妒口,或怜或鄙。

啸傲久成衰凤侣,粗疏好与顽仙似。问从来、沦落孰如子,应无二。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