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落四首 其三

梅落复梅开,流光似流水。君心在梅花,妾意怜梅子。

杨慎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猜你喜欢
行行西陌返,驻幰问车公。挟毂双官骑,应门五尺僮。
老年如塞北,强起离墙东。为报壶丘子,来人道姓蒙。
七日后,重会是星前。二月之间浑似此,余年何止万三千。日拟醉华筵。
歌白雪,除是雪儿传。看取长生瓢屡倒,眼前橘粟术何玄。自唱鹊桥仙。
林表秋山白鸟飞,此中幽致亦还稀。
西村渡口人烟晚,坐见渔舟两两归。

何处多明月,津亭暑夜深。烟霞不可望,云树更沈沈。

好是吴中隐,仍为洛下吟。微官朝复夕,牵强亦何心。

年少足诗情,西江楚月清。书囊山翠湿,琴匣雪花轻。
久别经离乱,新正忆弟兄。赠君题乐府,为是豫章行。

四十馀年食太仓,赐骸恩许返耕桑。长丝出釜莼羹美,白雪翻匙稻饭香。

酒户知贫焚旧券,医翁怜病献新方。春残睡足东窗下,闻道长安依旧忙。

老去人怜百病攻,平生感慨竟谁同。须知一点悬悬念,不在功名富贵中。

又近中秋矣。向青天,可怜负却,团团月子。丛桂小山花已发,眼底人俱千里。

引无数、别离滋味。燕子飞来飞又去,认条条、古巷红灯谜。

去年事,我犹记。

故园无恙西风里。总负他、六桥烟柳,花天酒地。愁煞阿咸空四壁,难把家常话起。

只报道、平安而已。弹铗不堪重乞食,走天涯、又乏江湖技。

诗酒耳,问何济。

饥乌惊鹊起南枝,梦入槐柯觉亦悲。花里楼台春到早,竹间窗户月来迟。

篝熏翠被炉存火,灯落红星砚污池。可惜风光半尘土,明朝火急报君知。

良时不再至,何乃太区区。万事无穷极,九州焉所如。

忧心常惨戚,养志在冲虚。愿化双黄鹄,悠悠去故居。

我见顽钝人,灯心柱须弥。蚁子齧大树,焉知气力微。

学咬两茎菜,言与祖师齐。火急求忏悔,从今辄莫迷。

寻得仙源访隐沦,渐来深处渐无尘。初行竹里唯通马,
直到花间始见人。四面云山谁作主,数家烟火自为邻。
路傍樵客何须问,朝市如今不是秦。

日日船南去,飙轮忽向东。舟人喜相报,正是渡江风。

黄沙堆雪暗龙庭,马上琵琶掩泪听。 
汉室御戎无上策,错教红粉怨丹青。 
云安古汤谿,□□□□滨。
无室不盐烟,无民不樵薪。
士子独希少,锥刀事艰辛。
我因沿檄来,暇日聊咨询。
谿山秀且清,湛碧高嶙峋。
衣冠杳不报,敢问夫何因。
盛言汉廷尉,有语诒乡邻。
三牛对马岭,有井无贵人。
斯言既笃信,诗礼不复闻。
我闻为咨嗟,此语深非仁。
儒风一旦扫,有甚遭烧焚。
因言廷尉者,其生岂不神。
既禀神灵姿,宁非贤圣伦。
安得鄙俚语,千载愚斯民。
斯民有幸氏,贵岂无足尊。
唐皇上柱国,伪蜀掌丝纶。
遗诰尚可考,苗裔亦诜诜。
后生宜可畏,况逢尧舜辰。
如何三百年,自弃甘煨尘。
前贤不知慕,俚语常书绅。
不知非格言,野老相因循。
为言听我语,蜀氏初顽嚣。
文翁为益州,化蜀与维新。
英才出王马,继世扬子云。
词章霭当世,至今耀清芬。
自尔吾蜀士,文学多彬彬。
乃知汤谿上,未必无国珍。
琢磨始成器,匪即为荆榛。
我虽非文翁,志使风俗淳。
亦非好辩者,示劝聊谆谆。
公侯宁有种,自致唯斯文。
蜀学乃孤陋,师友须隆亲。
又当听我言,既学须能勤。
不勤如不学,勤学始成身。
窜兮世巨儒,达兮国名臣。
唯恐学不至,学必无沈沦。
如不学为名,不如复煎熏。
十室有忠信,见者希能遵。
会观集岁后,俊造来誾誾。
一成诗礼乡,举充观国宾。
控蜀连吴最上流,清时词伯拜元侯。
駸駸和气随千骑,籍籍英声慰十州。
士识朝宗方定价,客依刘表只销忧。
三朝开济元勋后,蝉冕还应映黑头。

谁见灵虬布格奇,遥从雪海望迷离。能吟空际疏花点,只有朱三十五诗。

夜深云散碧天开,月影沈沈入酒杯。风露半天成颢气,干戈满目起尘埃。

分明沧海浮双岛,隐约严滩见两台。今日有怀须尽兴,明朝无雨约重来。

洗肠换骨老芭蕉,拄杖牛来价转高。
卖与买人人不买,翻令平地起波涛。

景夕残霞落,秋寒细雨晴。短缨何用濯,舟在月中行。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