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叔达(?-635年),字子聪,吴兴(今浙江长兴)人,唐朝宰相,陈宣帝第十七子,陈后主异母弟。陈叔达出身于陈朝皇室,曾授侍中,封义阳王。陈亡入隋,历任内史舍人、绛郡通守,后归降唐高祖,担任丞相府主簿,封汉东郡公。唐朝建立后,陈叔达历任黄门侍郎、纳言、侍中、礼部尚书,进拜江国公。玄武门之变时曾建议唐高祖立唐太宗为太子,晚年以散职归第。贞观九年(635年),陈叔达病逝,追赠户部尚书,初谥缪,后改为忠。
房州迎主簿,惠我数行书。恸哭王郎死,凄凉楚泽虚。
少将诗作剧,老共易同居。比似曾居士,规绳更不疏。
颜君思似龙眠苦,贾赋伤于宋玉悲。万古忠魂元不没,令人惆怅大招词。
一坏何处哭文星,误坠秦坑梦不醒。三尺红罗留字去,十年燐火逼灯青。
酸儒枵腹哀呼癸,饱鬼顽皮岂识丁。笑煞宫花成底事,是非忏尽法华经。
孟秋天气肃,楼船出东瀛。微风吹五两,初日明双旌。
晓踰料角险,暮泊淮阴城。木落原野回,衔枚夜兼程。
大梁古魏地,昔为宋东京。吹台尚硉兀,艮岳犹峥嵘。
弱冠曾一游,兴怀动中情。弩力保明节,麒麟纪勋名。
夜语僧窗雪载涂,别来夏木又扶疏。两牛鸣处地非远,万竹阴边吾所庐。
儿能窃听从忘簟,子盍徐行可当车。莫讶南邻狂处士,掺挝倾坐一轩渠。
朝送山僧去,莫唤山僧归。相唤复相送,山露湿人衣。
荆溪王隐士,相见每从容。借地仍栽竹,巢云独傍松。
青苔盘石净,嘉树绿阴重。约我同栖遁,嵩高第几峰?
秀色留金凤,馀芳在木犀。日明能皓皓,风急似凄凄。
野地犹飞蝶,深林亦啼鸡。居閒常却扫,安步辍扶藜。
江南好,彩笔发新思。恽氏画图留粉本,陈家词谱界乌丝。
终古有名驰。
烟雨苍茫暗一林,长镵木柄欲相寻。无因却致韩康伯,枨触中原万里心。
骤热变风雨,气候一日殊。绿树拥如盖,残花落无馀。
閒居日偏永,手把种艺书。幽幽鱼鸟适,寂寂车马疏。
田父二三辈,浊酒时来俱。愁阴每思霁,微凉意稍舒。
携筇独延伫,层云起遥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