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范山人归泰山

鲁客抱白鹤,别余往泰山。
初行若片云,杳在青崖间。
高高至天门,日观近可攀。
云山望不及,此去何时还。

译文与注释

译文
东鲁范山人抱着求仙的愿望,告别我又要回到泰山。
入山群岩如片雪,山路杳在青崖间。
过去南天门,日观峰即可登攀。
多少云山可望不可及,此去不知何时回还?
注释
鲁客:指范山人。
鲁客抱白鹤:据《抱朴子》载:“欲求仙革,入名山,带灵宝符,牵白犬,抱白鸡,以白盐一斗及开山符檄著大石上。”《续博物志》又载:“学道之士,居山宜养白鸡、白犬”。这里说“鲁客抱白鹤”,既寓有求仙学道之意,在形象上又比“白鸡”、“白犬”更美。
杳:远。
天门:指泰山的南天门。《初学记》引《泰山记》云:“盘道屈曲而上,凡五十余盘。径小天门、大天门,仰视天门,如从穴中视天窗矣”。
日观:日观峰。在泰山玉皇顶东南。为岱顶观日出处。“旭日东升”为岱顶四大奇观之一。

赏析

  “鲁客抱白鹤,别余往泰山”,范山人自身的色彩本不鲜明,但诗人让他“抱”上一只“白鹤”,这样就引人注目了。于是,李白的目光随着这片白色的行进向泰山移去。“初行若片雪”,了然在目;“杳在青崖间”,距离远了,看上去更小,但因为出现了青色(“青崖”)作为衬托,仍很清晰;“高高至天门,日观近可攀”,更高了,更远了,更小了,这时,诗人又巧妙地使用红色(“日”暗藏着红色)作底,所以还依稀可见;最后,“云生望不及”,“白鹤”终于被飘浮的云朵遮住了,范山人的身影看不见了,伫立送行的诗人不禁油然而生惆怅之情:“此去何时还”?

  此诗完整再现了初唐送别诗三部式的结构。首先,诗人用首联“鲁客抱白鹤,别余往泰山”介绍了送别事件以及友人的去处。其次,诗人用中间两联按时间顺序进行风景的描写,友人离开初期是“初行若片云,杳在青崖间。”接下来是“高高至天门,日观近可攀。”最后,诗人用尾联抒发别情。从诗人对这一片白色的依依不舍的目送中,直到“云生望不及”,表达出李白对范山人的一片深情。

创作背景

  范山人,李白在东鲁时的友人,名字、生平不详。李白诗中有《寻鲁城北范居士失道落苍耳中见范置酒摘苍耳作》之范居士,杜甫诗中《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之范十,与此范山人可能同为一人。此诗为李白辞朝归东鲁时所作。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猜你喜欢
崧高二王德,丰水数世仁。
一心千古脉,一气三才根。
人言通德门,封培知几春。
陵州不尽用,雝国非全神。
厥美钟在季。鲁殿岿然存。
谁知中兴主,流泽被子孙。
是用遗一老,为社稷万人。
三朝典刑旧,四海观听新。
自公镇西南,威声憺胡虏。
弃地遄归疆,余民亦安土。
便当度双剑,建大将旗鼓。
进贤黜不衷,讨贰诛失伍。
增屯御骄卒,募耕实边圄。
堂堂当道卧,一勇销百侮。
原公排群议,释我分外虑。
上流屹长城,却归辅明主。
王事私恩不共天,益都城下枕戈眠。
鲸鲵戮尽为京观,子孝臣忠亿万年。

一与刘园别,春风到海隅。墙阴草争绿,留得屐痕无。

地僻官仍冷,心闲日自长。松篁供远吹,芝朮度幽香。

直木应先伐,惊禽忍再伤。家山吾所爱,投老慰相望。

山僧遗我白纸扇,入手轻快清风多。
物无大小贵适用,何必吴绫与蜀罗。

芳草原头一望空,村南村北落花风。可怜当日堆钱屋,寂寂无人晚照中。

好是晚来香雨里,担簦亲送绮罗人。

踰险梦频悸,循夷气始愉。千岩奇互献,万壑势争趋。

峭壁剑门壮,重梁星渚纡。凡鳞期变化,雷雨在斯须。

绣被寒多未欲眠,梨花枝上听春鹃。明朝又是清明节,愁见人家买纸钱。

日出五丈高,白云浩如海。城郭在云中,山人在云外。

望云云气深,入云云气浅。亦欲入深云,不知云近远。

本梡稀难识,沙门种则生。叶殊经写字,子为佛称名。
滤水浇新长,燃灯暖更荣。亭亭无别意,只是劝修行。

将晚多秋色,枫林醉叶丹。天随云变幻,人共月孤寒。

笔砚生涯拙,诗书气味酸。愁怀无可遣,独把剑来看。

危磴攀萝上,来登木末楼。帆随孤鸟去,云共大江流。

霸业余残碣,高踪感旧游。摩挲题壁字,慷慨为谁留。

千叶桃花胜百花,孤荣春晚驻年华。
若教避俗秦人见,知向河源旧侣夸。

本来人是地行仙,露宿风餐不计年。旭日初升收宿雨,吟鞭已拂又乘船。

客游海外山环海,槎泛天边水接天。指点兰城烟树际,名崇杨后与王前。

去水流年日并驰,年光客思两相随。咨嗟斑鬓今承弁,
惭愧新荷又发池。杨柳逶迤愁远道,鹧鸪啁哳怨南枝。
忆君何啻同琼树,但向春风送别离。

偃露迎风各弄姿,倾囊休为买燕支。美人转眼成黄土,偕隐何妨未老时。

振鹭齐飞日,迁莺远听闻。明光共待漏,清鉴各披云。
喜得廊庙举,嗟为台阁分。故林怀柏悦,新幄阻兰薰。
冠去神羊影,车迎瑞雉群。远从南斗外,遥仰列星文。

人生如寄耳,感慨亦徒然。起来且对明月,能有几回圆。

莫忆江南旧梦,且抱眼前真乐,无事既神仙。流水识人意,向我自涓涓。

兴亡事,千古恨,付云烟。三间五架,茅屋别有小壶天。

要种桑麻千树,变作桃源深杳,不与世人传。多少尘寰事,一笑向婵娟。

宋主南奔闽海头,至元铁骑震山丘。守臣不识归降耻,处女独怀污辱羞。

云气古今和恨结,潮声日夜带哀流。死生大义须臾事,留取芳名几百秋。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