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是一首别有情趣的抒发离愁别恨的小词。
上片写的是征途之景, “过尽遥山如画,短衣匹马”。词人身着短衣,乘着骏马,奔驰在征途上,那历历如画的青山,已被自己远远地甩在了身后。一“尽”字说明了行程之远,一“匹”字,彰显了征途之寂寞。“萧萧落木不胜秋”,承“遥山如画’而来,显得大气磅礴。“景物之萧瑟和意境之深远,历历如绘。“莫回首、斜阳下”,只顾策马而行吧,千万不要回头,那夕阳西下,落木萧萧的景象会让人断肠的。
下片则是从闺中人一方写来的,是作者假想中的情景。“别是柔肠萦挂,待归才罢”。此句字面的意思是:我是特别地牵挂你啊,这种柔肠百转的思念之心只有等你回来以后才能停止。在下片的开端,纳兰便用如此直白的语气写出了思念之情,这种感情如此浓烈,所以在分离之后,更显得孤寂和落寞。在这首词的最后,纳兰自己也写道:“却愁拥髻向灯前,说不尽、离人话。”闲愁越想越多,只有当两人重新见面之后,才能化解,离人话说不尽,说得尽的只有彼此之间对对方的牵挂。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这个“我”指的是谁?若是容若自己,怎还会有“待归才罢”之语呢?显然,这句话说得并不是词人自己,而是与自己遥隔千里的妻子。
因此,其高明之处不在于按题中应有之义诉说了柔肠千转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归家团聚之日的渴望,而在于最后做了一笔反面文章.强调自己怕发付不了他日两人相聚,灯前絮话时她的那种“说不尽、离人话”的无限深情,因而又添新愁。这较之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名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意思更深了一层。所以此篇极有浪漫特色,极见情味。
爱山平生心,殆若鬼所魅。兹游愧不早,危至失吾事。
佳辰秋正晴,有物不自秘。晶荧丽初阳,浮动荐微吹。
幅巾方袍接,固可称傲吏。跻攀敢惜力,卜筑岂无志。
稽首定明老,愿借一席地。何在眼中人,不觉衣上泪。
曾是齐廷视草臣,十年天上掌丝纶。堪嗟出刺湖州日,还作杨家佐命人。
知己情深数寄书,问吾行止近何如。买车已上山西路,结屋还依水北居。
乐意不忘寻简帙,生涯祇拟付耕锄。感君交义高千古,远道何由致报珠。
鹤城翠织出天机,卷付星查使者归。瑞草奇花春欲动,彩鸾青鹤昼交飞。
峒人不用誇山罽,朝士何须惜地衣。闻说千秋佳节近,吴宫高会更光辉。
善理崇富教,长郡等烹鲜。况兹久凋瘵,望治切宸渊。
绶组承明里,结驷双阙前。燕郊芳草歇,商墟大火悬。
高怀薄霄汉,揽辔殊慨然。揆子昧时用,载橐从甘泉。
庶闻两岐咏,为予书汗篇。
三殿传宣敕使来,皇华后彩焕中台。方蓬瑞气翔双凤,渤澥涛声殷万雷。
云梦心胸吞芥蒂,丘山名节冠崔巍。秋期归对金莲直,人在中天白玉台。
野马脱羁鞅,倏疑天地宽。临风一长鸣,风吹散入青冥间。
颇如鲁仲连,蹈海不复还。又如安期生,长留一舄令人看。
江南浩荡忽如海,落日照耀浮云关。既不能低眉伏气摧心颜,诡遇特达惊冥顽。
又不能抱书挟策千万乘,调笑日月相回盘。匡庐迢迢接仙山,仙翁泛若秋云间。
长松之阴引孤鹤,望我不见空长叹。采铅天池津,饮醁桃花湾。
苍梧倒影三湘寒,赤城霞气生微澜。鲸鲵翻空海波赤,晓色欲上扶桑难。
人间之乐兮诚不足恃,何如归卧栖岩峦。栖岩峦,卧岩穴。
夜半天风吹酒醒,犹有西溪万年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