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白狼山两首

悬岩小阁碧梧桐,似有人声在半空。
百叩铜环浑不应,松花满地午荫浓。
郑燮
郑板桥(1693—1765)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中进士后曾历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知县,有惠政。以请臻饥民忤大吏,乞疾归。
  猜你喜欢
亲祀甘泉岁一终,属车徐动不惊风。
宓妃何预词臣事,指点讥呵豹尾中。

詹侯学古淡,胸次无炎冷。高情屏嗜好,邃宇极深静。

清心乐幽禅,世外得佳境。静悟已闻法,踊跃更深省。

应复嗤卫侯,耄期犹自警。能事两禅师,句法颇清颖。

无谁可悟言,举世我独醒。故来追若人,两耳静蛙黾。

我生尘埃中,况迫桑榆景。安得薝卜林,婆娑共清影。

君今富春秋,器业窥魏丙。兹游慎无厌,流光不俄顷。

恐未免簪缨,问道勤造请。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又盼到、冬深不见,故人消息。况当雪后,几枝寒梅,绿萼如滴。

对暗香疏影思佳客。细思量、两地相思,怕梦里、行踪无准,各自都成悲戚。

无极。九回柔肠,十分幽怨,几度写付宫阕,鸿雁空延伫,虽暂成小别,也劳心力。

回首当初,在众香国里花同惜。恁无端、寒来暑往,天天使人疏隔。

知何时、共剪西窗烛,万千言与语,叨叨向说。却还愁,说不尽、从前相忆。

人日多阴日,春寒较腊寒。西郊愁雨密,南土畏霜繁。

谁缴青丘矢,遥从碧落端。长教羲辔失,使世尽漫漫。

水军万户新开府,气势凭陵蔼若云。又欲遣人求二使,仓皇一夜竟无军。

读尽唐人寒食诗,人于此日重伤悲。如今裹饭吴中俗,可是相沿为子推。

家本盐官住海陬,一官今又到瀛州。少年曾著三河策,好句频题八咏楼。

忧乐关怀期有济,升沉分定不须谋。凤皇山色如屏障,好把新诗记壮游。

有客新从塞上回,解包收得战场灰。
营家未敢分明哭,请看刀痕始欲哀。
异方风物鬓成斑,荔子尝新得破颜。
兰蕙香浮襟解后,雪冰肤在酒酣间。
绝知高味倾瑶柱,示觉丰肌病玉环。
似是看来终不近,寄声龙目尽追攀。
山径之蹊去去赊,筚门圭窦是谁家。
其生色也草交翠,彼美人兮莲正花。

风华刊落剩骦裘,逸宕湖山六十秋。气逼剑霜诗骨冷,韵标花社墨香浮。

仙源路近桃千树,尘世氛消茗一瓯。自是此中堪久视,何须海外觅丹邱。

小醉初醒日半昏,森森赤棒绕篱门。
慨然投袂无难色,不识从来狱吏尊。
十里寒山路,香风正采茶。
偶随樵客去,一到隐君家。
细语生清月,闲心托片霞。
别来湖水阔,秋色上絺花。
妾心如秋月,皎如出机练。
君心似春云,断续斯须变。
望夫石上天欲阴,妒女津前波浪深。
空雕碧玉为如意,浪结文绡作系心。
当时阳台云复雨,化作秋风泪和土。
迎来乍欣白日低,背去安知玉箸啼。

日上关门宿雾收,角声悲壮肃高秋。山连二华横秦塞,水控三川下豫州。

行处牛羊成聚落,人家鸡犬共林丘。风流输与屠夫子,深坐溪亭理钓钩。

九月罗浮道,无衣亦不寒。
奇峰三十二,直作夏云看。
曾向毗陵怨别离,十年重见不胜悲。
相看共有江州泪,湿尽青衫是此时。

和逗晚香愁一线。触景无端,泪湿罗衫遍。闷来无枕不成眠。

梦中还虑愁难遣。

人静萧斋门独掩。无限愁思,半刻肠千断。欲出帘栊邀女伴。

羞看镜里啼痕面。

窈窈径穿林下,丁丁斧彻云间。
耳惯猿惊鹤怨,迹穷红树青山。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