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洛阳才子谪湘川,元礼同舟月下仙。记得长安还欲笑,不知何处是西天。
洞庭湖西秋月辉,潇湘江北早鸿飞。醉客满船歌白苎,不知霜露入秋衣。
帝子潇湘去不还,空馀秋草洞庭间。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
名山大川邦域内,澄波皓月方舟中。鱼龙窟室藏诸有,天水鸿濛望并空。
禹功想像三江入,唐风浩荡九州通。兹辰更为方舆重,帝遣诸侯问上公。
为爱诗家景,分题昼幕褰。寒生洞庭石,翠滴华峰莲。
刷羽天门过,潜鳞海窟眠。未饶元白辈,争购百金传。
明经有未遇,四十已专城。岂不荣名羡,终多怅别情。
山桥冰欲合,官舍雨常鸣。赖有前庭竹,能如舅氏清。
多时耕遍六经田,来岁春雷结社年。莺啭上林誇好景,鹏抟南海显名川。
丹墀召对无双士,金阙胪声第一传。闻说乱云犹蔽日,谩劳忠鲠力回天。
曾从春里踏残红,剥啄禅关一笛风。茶味恰添钟梵后,诗情遥在水声中。
百年鹤径老松树,三月莺花古佛宫。剩有苍凉数行字,拟参半偈万缘空。
二十少年望麟阁,盘马弯弓气磅礴。眼前都尉知是谁,云中但看双雕落。
又复匆匆赋远征,乌啼霜月若为情。寺钟渔火枫桥泊,已是思家第一程。
望望沙陀迥,朱邪起后唐。废兴同逐鹿,人代几亡羊。
海澨任空阔,山容自老苍。摇鞭过水曲,消受午风凉。
拟将心意学玄宗,妙用纵横触处通。捩转个中关捩子,休论南北与西东。
行行秋色好,驴背正黄昏。远道初为客,慈亲久倚门。
衣缝临别线,酒蓄待归尊。想见团栾日,庭前笑语温。
危坐不觉久,月照一庭绿。三更白露下,夜气湿野服。
恬淡失悲喜,视听非耳目。閒将《黄庭经》,更趁月下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