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斜阳桥背立移时,偶有人过偶颔之。商略雨晴旋散去,不曾相识亦忘谁。
秋色萧条傍谪居,体中今日定何如。从他几载风尘吏,不作平津相府书。
王升店前秋草生,秦皇台畔暮蝉鸣。海翁欲访无人识,何处孤舟短笛横。
云满青山水满溪,百花如锦草萋萋。少陵诗思知多少,到处娇莺恰恰啼。
日午尚高眠,问人雪霁未。沙弥九岁馀,不识人间事。
荒原寂寂落花钿,锦瑟閒抛五十弦。蝉咽未离芳树里,马嘶偏系画堂前。
甄山道士传兵解,阳羡书生合醉眠。尽向湖船载西子,城头空见草芊芊。
太史悲萱树,幽人赠佩兰。故挥风木泪,持答翠琅玕。
飞沙羃羃路曼曼,万籁风声重晓寒。涉涧跻危任劳役,服勤王事敢辞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