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公许(?—1251),字季与,一字希颖,号沧州。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一说叙州宣化(今四川宜宾西北)人。嘉定进士。历官著作郎、起居郎,数论劾史嵩之。后迁中书舍人,进礼部侍郎,又论劾郑清之。屡遭排挤,官终权刑部尚书。有文才,今存《沧州尘缶编》。
秋高气倍清,夜静舟初泛。露华浩如洗,月色寒可鉴。
林峦与邑屋,左右入轩槛。晶荧星影摇,崷崒山光蘸。
风微烟羃羃,溪远波湛湛。端疑客乘槎,坐使云河犯。
观梁且停桡,恋月愁系缆。景幽费摹写,思妙造古淡。
吾方久于此,胜赏岂云暂。愿同二三子,险韵时得探。
朝从山中游,暮投山中宿。霞烟互蔽亏,冈峦相迤属。
折阪下奔峭,衡茆响飞瀑。皦月沉西崖,馀晖在林木。
蜻蛚阶下吟,寥寥天宇肃。耿耿不遑寐,顾影空残烛。
心虚物役忘,静观气机复。天鸡奏晨曦,悠然骋遐瞩。
欲具盘餐饷故知,村荒市远只随宜。家人不解艰虞事,犹想客来如旧时。
玉芝一夕悴奇芬,悲动儒林远近闻。委畚老妻收旧褐,过庭嗣子集遗文。
东崖花木诗无句,北海樽罍酒不醺。楚些招魂歌未彻,渡头惊起白鸥群。
忆我为儿时,家塾在堂隅。日昳读书罢,归时慈母娱。
八岁就外傅,《鲁论》初咿唔。九岁五经毕,文义颇不疏。
十岁读《礼经》,古句忘崎岖。十一背慈训,茕茕失母乌。
十二出门游,奔走能跨驴。是时从大人,来往神愉愉。
大人授《孝经》,命儿自写书。儿写书不成,满纸如墨猪。
左右反覆视,心气惨不舒。低头清泪落,仰头但嗟吁。
大人顾谓儿,儿心一何愚。写书非大难,儿心姑徐徐。
心定手不误,尔盍仰视予。侵晨执笔写,写成日裁晡。
儿乃破涕笑,喜笑东西趋。取书呼儿来,此书义当摅。
读书读其义,此书学根株。儿默听此教,跪受当前除。
朝夕执书读,爱重同球图。读罢藏之笥,亵见惧点污。
儿今又写书,写书忽痛呼。儿有六岁儿,儿已十年孤。
昔时一卷书,岁时常宝储。今日写此帙,吞声泪沾裾。
昔写今亦写,今日迥自殊。昔泣今亦泣,两泣不相如。
昔写虽丑恶,嬉戏称凤雏。今写好似昔,谁与正瑕瑜。
昔泣实恃爱,貌郁神不痡。今泣复何益,泪眼空为枯。
哀哉一卷书,写罢还踟蹰。儿亦呼其儿,学不在五车。
但求孝悌性,敬爱理不虚。亦不在荣达,名誉播九区。
但求守吾身,战战保发肤。儿有弱小甥,神采清且都。
七岁痛陟岵,似续守门闾。此书大义在,此诗非烦纡。
儿复呼其儿,试诵与尔姑。尔姑闻此诗,哀痛犹茹茶。
尔内外兄弟,敬谨相友于。立身与显亲,毋苦不肖吾。
秋风万里雁来过,回首燕云感慨多。天色苍然窥泰岱,浪声东矣诉黄河。
与君剪烛连宵话,况我征尘八月歌。如此家山如此路,烽烟西北怅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