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花影层层碎,炉烟细细吹。谁识恨千丝,只愁遮不断,两相思。
閒中无所事,得意思同论。约月升崇观,校射出平原。
闻说四明道,山川似若耶。去依阿育塔,还宿梵王家。
野井封残雪,江船聚晚沙。光公强健否,持底作生涯。
浮云冒山顶,横碧门与直。所嗟篮舆驶,令我头屡侧。
前瞻亦何有,浮图梯七级。彷佛记遗基,当年居皖伯。
碧山学士久焚鱼,爱子声华冰玉如。章贡烟波迟笠屐,点苍云气接衣裾。
空江落木将回棹,白发青镫正倚闾。高适陈登风谊古,沙头执手野踟蹰。
懵腾乍起。正云鬟未理。手挼裙带倚床阑,但说道、困人天气。
娇眼半开犹似睡。怕镜奁如水。
玉容懒把桃花靧,却自然妖丽。彩毫约略扫眉峰,春已透、粉香堆里。
一见教郎终日喜。拚小楼同醉。
俱,俱,本祖丕图。淳风一振,处处欢呼。百草头上,荐献还殊。
七佛之师亲识面,元来祇是古文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