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漂泊生涯寄一萍,胜游长记锦花亭。山来已讶天能巧,春到方知地更灵。
虽许登临追曳尾,却应颜色未忘形。何妨共保千年约,白帽回头笑管宁。
水仙头重力纤弱,碧柳腰支黄玉萼。娉娉袅袅谁为扶,瑞香在旁扶著渠。
春兰初芽嫩仍短,娇如稚子无人管。瑞香绿荫浓如云,风日不到况路尘。
生时各在一山许,畦丁作媒得相聚。三花异种复异妆,三花同韵更同香。
诗人喜渠伴幽独,不道被渠教断肠。
夕阳衰草路登登,雨过秋山爽气层。松殿可因参佛到,藓墙聊为觅诗凭。
且拚酩酊陪仙侣,莫把轮回叩老僧。北望古城苍翠里,万家楼馆暮烟凝。
枙子庭前柳外墙,偶然风调入篇章。也知散朗多情思,敢著微词恼谢娘。
年年春事,西直门前寺。一路衣香随蝶至,不辨人丛花气。
枝枝红艳消魂,相携翠管金尊。一霎绿杨风起,倚栏独数春痕。
绮阁抛红豆,珠帘下玉钩。低垂双翅绿云柔。报道鹦哥睡也,小窗幽。
粉蝶花梢过,流莺枝上愁。凭渠梦到陇西头。怕是醒时多语,不曾休。
满眼岚光碧四围,荒衙昼静掩芦扉。多情最是山桃树,一片春红艳不飞。
山待情人人故来,柴桑心迹却相猜。殷勤嘱付新番雨,为补经行半损苔。
旧隐西山五亩宫,和林新院典刑同。此斋唤醒当年梦,白昼谁知是梦中。
道在从吾懒,家贫觉虑轻。閒观乞米帖,喜得煮茶铛。
情话逢谁洽,诗逋积未赓。落花风雨夜,一笑悟浮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