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醒

积善坊中前度饮,谢家诸婢笑扶行。
今宵还似当时醉,半夜觉来闻哭声。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猜你喜欢
罗衫乍试寒犹怯。妒花风雨连三月。灯冷闭门时。有愁谁得知。
此情真个苦。只为当时语。莫道絮沾泥。絮飞魂亦飞。
吴客归从楚,霜华著马蹄。
倦童持弊橐,呼艇过寒溪。
索寞区中饭,依稀日午鸡。
张仪犹舌在,不必愧於妻。

雁鹜行馀纸尾钳,岸湖老屋压题签。印文生绿空藏匮,草色蟠青欲刺檐。

茶话略无尘土杂,荷香剩有水风兼。官曹那得閒如此,亦奉一囊惭属厌。

老夫时作白头吟,爨下焦桐孰赏音。
敢望荆溪作诗跋,自惭弊帚享千金。
落多秋亦晚,窗外见诸邻。世上谁惊尽,林间独扫频。
萧骚微月夜,重叠早霜晨。昨日繁阴在,莺声树树春。
帆过寻阳晚霁开,西风北雁似相催。大都浪后青堆没,
五老云中翠叠来。此路便堪归水石,何门更合向尘埃。
远公林下莲池畔,个个高人尽有才。
和泪唱阳关,依旧字娇声稳。回首长安何处,怕行人归晚。
垂杨折尽只啼鸦,把离愁勾引。却笑远山无数,被行云低损。

攻心真乐浓如酒,避俗高人寂不喧。接羽云霄千仞凤,交阴椿桂一家园。

趋庭舞罢星临户,倚竹诗成风满原。更爱紫荆花意动,花根活水手随掀。

不剪茅茨圣不忧,虏巢宫殿切云愁。小雏似道朝廷小,复作阿房意未休。

山险略巳出,弥望尽荒坡。风土日巳殊,气象微沙陁。

我老倦行役,驱车此经过。时节象已夏,土寒地无禾。

行路不肯留,奈此居人何。作诗无佳语,以代劳者歌。

国朝画手不可数,神妙独数高尚书。
尚书意匠悟三昧,笔力固与常人殊。
林树无根云懵懵,昆仑泰华云中涌。
山城野店不逢人,碧波翠嶂淋漓动。
于今绝响三十年,尚书笔法谁能传?片藤尺青不易得,使我感慨心茫然。
吴兴老赵蓟丘李,两地清风俱委靡。
古人丹青亦消毁,后学纷纷无乃是。
卫生卓荦志有余,妙龄声誉驰江湖。
泛观今昔意未足,直与造化论锱铢。
呜呼!安得有绢请君画竹冠?置我长松下,坐看青山白云过。

三年奔走荒山道。喜说苕溪好。苕溪秋水漫悠悠。

载将离恨上杭州。干戈未已身如寄。安乐知何处。

青溪溪上钓鱼矶。纵使无鱼,还有蟹螯肥。

病余未损是诗心,镜里添多白发侵。香绕碧帘盘古篆,树留绿叶护秋阴。

年华如水消沈易,时事关怀感慨深。闻道东征军大溃,惊呼三叹自愁吟。

坐客七人在,虚窗残雪明。霜花贪烛影,风竹妒吟声。

读画诗神跃,呼茶仆梦惊。文章有天趣,星斗正纵横。

知止斋中听讲时,儿能执笔父哦诗。白头侍直今何用,惭负寒机千丈丝。

恁么不得总不得,脱却布衫赤骨律。
劈头一搭忽翻身,便见口开并眼白。
玉麟带角离霄汉,金凤衔花下彩楼。
野老不嫌公子醉,相将携手御街游。
捉贼分明要见贜,十身调御下禅床。
曾经巴峡猿啼处,铁作心肝也断肠。

同在乾坤内,何曾有别离。川原人自隔,魂梦客多疑。

野趣凭谁话,寒花托使迟。山房悬一榻,待汝夜裁诗。

隶书满纸籀文废,字法破碎失本根。
中间阳冰入篆室,下笔日与丞相亲。
点画各得万物体,科蚪筋骨千载新。
泉铭学语童子知,大历几字名忽振。
足知古人自负恃,碑岘巨石垂千春。
篆字堆积天下宇,晚得纸本如希珍。
铺舒墙壁动人眼,直木曲铁若可扪。
人为黄土久寂寞,略不讹缺才鳞皴。
我疑山鬼恐漫灭,往往镌凿施斧斤。
公来醉吟江山国,得之爱叹何殷勤。
刻词犹恨纪不足,句句与古风雅邻。
一旦纸贵文字市,粥诗贾篆声云云。
苏梅鸾凤相上下,鄙语燕雀何能群。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