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望(1212—1280)字仲山,号秋堂,江山人。南宋嘉熙四年(1240)为太学上舍,供职中书省。淳祐六年(1246)上自编《丙丁龟鉴》,列举自战国秦昭王五十二年即丙午年(前255)至五代后晋天福十二年即丁未年(947)间,凡属丙午、丁未年份,约有半数发生战乱,意在说明“今来古往,治日少而乱日多”,切望当局居安思危。南宋亡国后,拒绝元朝征召,吟诗填词寄托亡国哀思。世称“柴氏四隐”。著作有《道州苔衣集》、《咏史诗》20首及词集《凉州鼓吹》。墓在今江山市长台镇高斋山下,列为江山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混元生两仪,四象运璇玑。民生有俦匹,阴阳圣所师。
嗟尔幽閒女,于归今及期。琴用先人桐,张以所缲丝。
一弹再三鼓,凤凰鸣参差。明月喜几望,受日逾光辉。
服德为黄裳,乐我惟缟衣。灵仇天所眷,敬尔百威仪。
凉风吹堕梧桐叶,泻下泠泠露华白。乐陵台上悄无人,独倚梧桐看明月。
月高当午桐阴直,不觉衣沾露华湿。此时却忆在金陵,酒醒江楼听吹笛。
轶事流传信不诬,凄凉古庙傍城隅。翻从一饭传千载,小节由来未可无。
偶阅台池旧,俄成岵屺哀。遗踪无可问,手植宛新栽。
亭小存堂构,园荒半草莱。伤心聊补葺,洒泪湿泉台。
毗勒楼开爇戒香,频伽初叫梦清凉。重重帝网群狮吼,处处庄云并雁行。
直破波旬传露布,新题名字入华藏。碧胡掌底胎珠色,漾作寒空白种光。
堰根晴雪渐鳞鳞,一席乌篷恰泛春。寄语新城老司寇,未劳骑马过新津。
大呼高帝出城闉,三百年来此一身。帐下投醪多战士,军前拔帜是孤臣。
裹尸不愧真男子,擐甲曾闻有妇人。若使将军犹未死,彗芒那敢近中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