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望(1212—1280)字仲山,号秋堂,江山人。南宋嘉熙四年(1240)为太学上舍,供职中书省。淳祐六年(1246)上自编《丙丁龟鉴》,列举自战国秦昭王五十二年即丙午年(前255)至五代后晋天福十二年即丁未年(947)间,凡属丙午、丁未年份,约有半数发生战乱,意在说明“今来古往,治日少而乱日多”,切望当局居安思危。南宋亡国后,拒绝元朝征召,吟诗填词寄托亡国哀思。世称“柴氏四隐”。著作有《道州苔衣集》、《咏史诗》20首及词集《凉州鼓吹》。墓在今江山市长台镇高斋山下,列为江山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往昔旄头起,群心共震惊。指麾戎幕固,谈笑虏巢倾。
绣黼重当国,毡裘即敛兵。岩岩谢安石,不数晋公卿。
于戏白马客,已罢玄王鞚。哀哉剖心人,墓石烦周砻。
颇疑披发子,信宿从殷众。酸风出故墟,秋黍伤心动。
哭泣总非宜,悲歌隐馀恸。凄凄麦秀词,有泪无声送。
歌声百世存,存兹亡国痛。三仁共一歌,彼狡终如梦。
柳色看犹未,梅花折巳堪。流年空客恨,旧事与谁谈。
落日窥愁绝,东风半醉酣。云深归晓雁,水暖浴春蚕。
从事终无愧,空餐色有惭。家山方杳杳,官府谩覃覃。
隐几心犹静,焚香鼻观参。语新怜鹊喜,声鄙恶鸱贪。
旅迹何时定,归心不厌南。佳辰近烧烛,盛事忆传柑。
学业虚千卷,生涯寄一庵。谁能吊双影,无月不成三。
宝筏沧溟渡,皈依妙相前。海潮殷梵呗,花雨翳空烟。
幡借鲛人织,灯因龙女传。此中闻最上,见在福无边。
堂陛多年形势分,台臣阃帅两殷勤。旧时宰相不轻士,今日将军能好文。
马首青山情恋恋,路旁草木意欣欣。来宵有梦落何处,月照梅花疑见君。
炎火威仍旧。青女还拖逗。群葩零榭,帘垂清昼。见蓝薇浓丽,妆点枝头瘦。
巧缀天工绣。独翠色玲珑,掩映纱窗前后。
记当初、湖山成岫。绿竹堪为友。恁消磨、碧地蓝天秀。
忽陵谷更迁,此际还存否。四十馀年久。但得常看,愿把盏、花前中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