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望(1212—1280)字仲山,号秋堂,江山人。南宋嘉熙四年(1240)为太学上舍,供职中书省。淳祐六年(1246)上自编《丙丁龟鉴》,列举自战国秦昭王五十二年即丙午年(前255)至五代后晋天福十二年即丁未年(947)间,凡属丙午、丁未年份,约有半数发生战乱,意在说明“今来古往,治日少而乱日多”,切望当局居安思危。南宋亡国后,拒绝元朝征召,吟诗填词寄托亡国哀思。世称“柴氏四隐”。著作有《道州苔衣集》、《咏史诗》20首及词集《凉州鼓吹》。墓在今江山市长台镇高斋山下,列为江山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晨出进贤门,南向望东乡。清川激崇岑,弥野何茫茫。
白骨皓四隅,群鸟噪枯桑。阖门已杀戮,鸱鸮复来翔。
日昃时易冥,漏网顿天纲。思此愁我心,还车眺河梁。
玄鹤靳高鸣,于世常激昂。一逝声影灭,谁哉见孤颃。
寂寂蓬门雪夜长,一炉柴火辟寒光。果盆饤蔟山橙小,瓦瓮新篘浊酒香。
底须长太息,男儿志、原自在天涯。算楚尾吴头,未为作客,淮南江北,不当辞家。
还记取、兼天排远浪,扑岸涌寒沙。铁瓮城边,化为蝴蝶,隋堤柳畔,撇却桑麻。
一江春水涨,君又去,宛似天上浮槎。切莫随风相忆,对月兴嗟。
料燕羽翩翩,渐过春社。莺啼呖呖,也啄飞花。只怕暮云多处,几阵归鸦。
碧落嵯峨石室幽,到难嗟我未尝游。两崖卷束云霞满,一水通流秋色浮。
宛矣壶中延日驭,凝然乳窦滴泉旒。徘徊注目孱颜久,疑有真仙在上头。
窗前雪色。是天增一倍,幽人寒洁。休要春晴,总把花枝数分勒。
可惜遁荒季子,爱管领、沧江萧瑟。却劳想、柏榼蕉龛,欢聚不多得。
空忆。天极北。有玉树交枝,冷犯孤日。苍茫独立。顿袖寒生帽檐侧。
一片光摇银海,经千态、浮云变灭。但冉冉消不尽,春风词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