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纳于大庙,非礼也。
臧哀伯谏曰:“君人者,将昭德塞违,以临照百官;犹惧或失之,故昭令德以示子孙。是以清庙茅屋,大路越席,大羹不致,粢食不凿,昭其俭也;衮冕黻珽,带裳幅舄,衡紞纮綖,昭其度也;藻率鞞鞛,鞶厉游缨,昭其数也;火龙黼黻,昭其文也;五色比象,昭其物也;钖鸾和铃,昭其声也;三辰旂旗,昭其明也。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照百官,百官于是乎戒惧,而不敢易纪律。今灭德立违,而置其赂器于大庙,以明示百官。百官象之,其又何诛焉?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也。郜鼎在庙,章孰甚焉?武王克商,迁九鼎于雒邑,义士犹或非之,而况将昭违乱之赂器于大庙。其若之何?”公不听。
(周内史闻之,曰:“臧孙达其有后于鲁乎!君违,不忘谏之以德。”)
逝节忽不处,佳夕复我临。神飙汎光蕙,渥露沾华林。
缅彼牛女会,兹端竟难谌。形影憯相望,胡由接徽音。
飘飖翠龙驾,髣髴青瑶簪。长河坐移转,素波敛西沉。
灵彩欻以晦,游云起层阴。同欢恋胶漆,异处悲辰参。
翘思慕远匹,感此涕流衿。
鸦声林际动,鸡唱枕边闻。风送时禽语,睛开秘阁文。
潜心应领会,触耳倍精勤。睍睆情偏切,咿唔意更殷。
提壶空唤醉,布谷但催耕。未若频呫哔,由兹熟典坟。
飞鸣宾晓日,效敩惜斜曛。毛羽文章焕,赓歌叶缦云。
东去清风满浙帆,东瓯更在浙东南。班行已失群公队,陋巷犹停长者骖。
中外于人何可择,卑微在我本来甘。平生学道求无愧,此去亲民况所耽。
疏远渐劳京国梦,暌离偏惜故人谈。时名有忌愁多取,宦业如禅且静参。
县僻还闻山水胜,地连粗喜土风谙。遥应到日思君地,秋水凝神月满潭。
瑶轩玉槛最堪依,到眼容颜似觉稀。素羽斜穿珠箔入,淡妆偏认玳梁归。
梨花月下争清影,柳絮风前换缟衣。世态于今安可问,不如本色任翻飞。
下堂君巳无忧色,辟谷吾非学异方。难觅醉乡嘲跛履,且凭毛颖话中肠。
合簪此日真无分,高兴他时尚可偿。漫有尊前好风景,已将诗力让刘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