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却持离泪下西轩,络纬秋声玉砌喧。行过回塘更添恨,绿荷犹自盖双鸳。
只道长无再会因,相逢惊喜各沾巾。客中昔是何年别,灯下今疑隔世人。
黄犬不归悲内史,黑貂已敝感苏秦。横流那有安身地,斟酌家山共隐沦。
应候犹当腊,争先未得春。人贫只如旧,天意欲呈新。
尽洗江南瘴,全消渭北尘。能逢中兴日,甘作未归民。
帘珠虚明十二栏,翛然身世尚人间。怪来拾得无尘句,放出云屏几叠山。
分植根株便发枝,炎方空作雪霜思。看他尽有参天势,只为孤贞尚寄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