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百六古今有,两宫开辟无。兴师诚刷耻,奋袂竞捐躯。
必挟三灵助,能令万国孚。九宫驱六甲,何患五单于。
昔年曾向此中游,把酒谈诗夜未休。别后交游云四散,閒中岁月水东流。
哀弦凄断声难续,醉墨淋漓迹尚留。却恐邻家更吹笛,老怀哀飒不禁秋。
四月行台暑雨过,方池无数长新荷。贪观物意归来晚,杨柳薰风到面多。
娇弱生来酒怕闻,一分尝罢困氤氲。年来勉受萧郎劝,旋转推排到五分。
玉堂策士诏儒臣,御笔亲题墨色新。省树坐移帘底日,宫壶驰赐殿头春。
虞庭制作夔龙盛,汉代文章董贾醇。书阁暮年偏感遇,但歌天保播皇仁。
故人相见话绸缪,三日江干系客舟。高燕未阑明月上,艳歌初转彩云留。
光摇崖蜡宁知夜,字写边鸿已报秋。底事尊前能尽醉,为伊肯展翠眉愁。
朝醉长安花,夕醉襄阳月。至今花月间,不见醒时节。
朱唇不注晓妆薄,玉颊频啼夜雨翻。
彩叠经年旧舞衣。鱼笺屡约是耶非。晓莺残月送将归。
水欲微波风袅袅,愁生远道柳依依。第三桥外一帆飞。
初上仙台已出尘,登楼更仰玉皇尊。平临斗极瞻三殿,俯瞰寰区见九门。
晴雪欲移山入闼,祥云起捧日当轩。丹方有诀无人问,高士来邀共举樽。
永漏报高阁,榴亭出夜筵。紫檀熏宝鼎,银烛散青烟。
灵籁生修竹,香风入夏弦。露浓罗袖重,歌遏酒杯传。
诸妇酣春梦,双娥失翠钿。玉山推不倒,看月背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