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脱颖吹开紫玉筒,鼠须香蘸粉霜茸。含毫写恨知谁见,绿捲春蕉未展封。
东方乐久忘夷靺,上古文难辨隶蝌。欲藉舌人通寄象,只须五字熟摩多。
上邪。我欲与君同心,乐以不可禁。相思绍缭,谗言罔极,大驾六龙处天侧。
日月出入沧海中,妒人之子难为工。
鲈鱼钓得上纶钩,归去应须与妇谋。携取一尊同客醉,江风山月更何忧。
朱楼晨起碧窗推。砌草蒙茸春渐回。猛雨一宵妒早梅。
惜花魁。一半独开一半摧。
谁移梁苑箨龙姿,十顷烟霞带碧漪。抚景漫裁司马赋,檀栾犹获紫端池。
未曾拈出定盘星,多少行家怨不平。待得权衡地就手,方知斤两自分明。
人言兄弟好,在家常不知。出门东西去,形影独相随。
梦中犹晤语,醒后忽天涯。脊令虽小鸟,比翼向高枝。
男儿四方志,安得无别离。忆昔聚里巷,六人共一师。
对酒青镫夜,听歌《白苎词》。少小不及乐,老大徒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