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城东无山,唯西为有山,其峰联岭属,纷纷靡靡,或起或伏,而灵岩居其词,拔其挺秀,若不肯与众峰列。望之者,咸知其有异也。
山仰行而上,有亭焉,居其半,盖以节行者之力,至此而得少休也。由亭而稍上,有穴窈然,曰西施之洞;有泉泓然,曰浣花之池;皆吴王夫差宴游之遗处也。又其上则有草堂,可以容栖迟;有琴台,可以周眺览;有轩以直洞庭之峰,曰抱翠;有阁以瞰具区之波,曰涵空,虚明动荡,用号奇观。盖专此郡之美者,山;而专此山之美者,阁也。
启,吴人,游此虽甚亟,然山每匿幽閟胜,莫可搜剔,如鄙予之陋者。今年春,从淮南行省参知政事临川饶公与客十人复来游。升于高,则山之佳者悠然来。入于奥,则石之奇者突然出。氛岚为之蹇舒,杉桧为之拂舞。幽显巨细,争献厥状,披豁呈露,无有隐循。然后知于此山为始著于今而素昧于昔也。
夫山之异于众者,尚能待人而自见,而况人之异于众者哉!公顾瞻有得,因命客赋诗,而属启为之记。启谓:“天于诡奇之地不多设,人于登临之乐不常遇。有其地而非其人,有其人而非其地,皆不足以尽夫游观之乐也。今灵岩为名山,诸公为名士,盖必相须而适相值,夫岂偶然哉!宜其目领而心解,景会而理得也。若启之陋,而亦与其有得焉,顾非幸也欤?启为客最少,然敢执笔而不辞者,亦将有以私识其幸也!”十人者,淮海秦约、诸暨姜渐、河南陆仁、会稽张宪、天台詹参、豫章陈增、吴郡金起、金华王顺、嘉陵杨基、吴陵刘胜也。
几簇芳根遍小台,自呼童子看浇培。沅江回首深如许,纵有清香亦自衰。
欲作好官易,与时同俯仰。欲作好人难,前修严矱矩。
马安为巧宦,孔光位宰辅。贻臭汗青中,诟骂之所聚。
胡威清比父,魏谟直肖祖。世家有若人,百不一二数。
夫君少壮时,笔力迫韩杜。晚岁宰一同,治最方卓鲁。
中都清要官,唾手可搏取。径挂神武冠,去国身如羽。
隐几挹青山,称觞环綵舞。导养学熊鹤,铅汞成龙虎。
妙香参鼻观,虚白生灵宇。兴来耸文笔,象物蒙藻黼。
客至开香醪,鲸量少俦伍。我登清风堂,人今道则古。
敬宣与狎崇,所择听张禹。
芍药仍开花步障。小阁春愁一晌。潜入葡萄帐。床头私致声无恙。
岁岁青陵台畔望。人在蘼芜曲巷。再到添惆怅。夕阳芳草闲相向。
东风初度野梅黄,醉我东山云雾窗。只今相逢暮春月,夜床风雨翻寒江。
人生离合几春事,霜雪行㑴青鬓双。大梁一官且归去,酒肠云梦吞千缸。
故友坟前草不春,高风台上聚星辰。翰林小记如冠冕,閤老遗书绝后尘。
自愧不才难接武,多君高谊许为邻。会须相伴朝京阙,更有秦郎最可亲。
此身碌碌付劳薪,小别鸰原百感频。鸿爪几经江浦雨,马蹄新踏蓟门尘。
尚烦诗礼闻犹子,共励冰渊慰老亲。从此陟冈南望处,故园花月十分春。
破砂盆,漏灯盏。死偷心,灭正眼。近之则愈远,亲之则愈疏。
瞻之在前,忽然在后。全明全暗,双放双收。番复看来,当甚热大。
是则也是,只如进前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