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半璧清波势自然,鸾声旂色想当年。野芹不识兴亡恨,犹自牵风漾碧涟。
老至甚为衰,颇喜躬操作。亲者觉渐疏,爱者意稍薄。
推此及耄期,孤往趋寂寞。人生羡长生,况味乃殊恶。
严亲一片丹心苦,上为邦家下庶民。白发满头躬匪懈,远来深慰暮年情。
扁舟泛泛野湖平,岸转奔流近汉城。满目江山如画里,留题多少旧才名。
雪里行披鹤氅裘,词华司马见风流。十年京国夸豪侠,万里河山属北游。
恋别易消江上酒,思归难系柳边舟。悬知后夜遥相望,月满燕台草树秋。
黄河水尽蛟龙驯,桃源沙飞愁杀人。东方乱后再反覆,忆昔过此增烦辛。
扁舟困顿不得携,贼壕只在河东西。路官邑子微服走,大屋高门狨獍啼。
到今事定还是非,请问流民归未归。
南国有佳人,华姿皎如雪。掩袖扬素波,含情对明月。
落红飞絮半沾泥,别意年年客里题。欲唱渭城江雨暮,阳关只在秣陵西。
秘驾良难辩,司梦并成虚。未验周为蝶,安知人作鱼。
空闻延寿赋,徒劳岐伯书。潜令六识人,安能二惑除。
当须耳应满,然后会真如。
荒宅惭杨子,而有架上书。遗悲念手泽,世盛感皇初。
我忧何以解,独酌情亦舒。岂不思共适,醉醒殊乃疏。
所以楚灵均,萧然赋《卜居》。
莺憨蝶舞,绿阴浓、佳节却逢端午。似火榴花庭院寂,阵阵蒲风酿雨。
对景思亲,衔杯忆弟,剩有愁千缕。天涯欲到,几回魂梦何处?
荆楚风物依然,五丝重续,此日情难诉。薄命孤忠如一辙,漫说悲同狐兔。
不醒年时,澜翻世路,任韶光催暮。人生失意,从来无问今古。
秾李夭桃扫地无,眼明惊见玉盘盂。扬州省识春风面,看尽群花总不如。
寂寞虚堂里,琴书共晏然。饥炊野田粟,渴饮石溪泉。
清淡四檐月,氤氲半篆烟。圣贤名教外,细玩杜陵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