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纡(1073-1135)字公衮,晚号空青先生。江西临川南丰人。北宋丞相曾布第四子。曾布第四子,曾巩之侄。北宋末南宋初散文家、诗人、书法家。
广平援笔赋梅花,富艳清便底死誇。况有西湖隐君子,句中能道影横斜。
岭海东南月窟西,功成天已锡玄圭。此方定是神仙宅,禹亦东来隐会稽。
云门古松三十七,三十六株鳞尽裂。一松蟠蟠径离石,势欲上天犹去尺。
白云移松巅,巨石忽欲走。岩风吹征衣,上险切星斗。
石镜露落,山泉微光。暝色入树,松花初黄。人间残暑不至此,鹤氅乍著宜新凉。
云光深,霞色浅,倒影空濛众山显。枕泉半日不饮泉,饱向松梢餐露眼。
瞻彼终南山,松萝幽且邃。中有一真人,超然远朝市。
手握神龙珠,照夜光自秘。石苔积古色,斗室廓天地。
涧泉为谁清,蕙花为谁媚。西望徒遐思,书札何由寄。
嗟哉处流俗,冥心可无醉。鸱鸮为家祥,凤鸾非世瑞。
奈何君子交,中道两弃置。不见针与石,相合似同类。
文字生瑕疵,邓林叶纷坠。有家早归欤,独歌以卒岁。
岁寒元气塞,偃仰待春事。
赦者小人幸,臣诚小人侪。匪图轩盖荣,山海有奇怀。
礼法无复拘,评者靡我排。思夙慕华贵,振鞅登要逵。
烜赫岂不快,寤寐忧所乖。识几既不早,今恋非鄙哉。
乘桴越洋涛,采兰及春滋。于焉可佳容,庞叟心所期。
莺啼花落后,芳草绿阴初。良会日不足,清谈风有馀。
饥餐聊当肉,懒出坐无车。勿以贫兼病,相过迹也疏。
大茅峰栖云绝顶,祠官石坛秋日冷。杖藜萧条一老翁,仲冬焚香谒司命。
日间流水俯潺湲,妙意所得何能言。昔闻兹山直通蜀,避世何必求桃源。
清晨跻攀历深窈,下视诸宫楼观小。乱叶打头风倒吹,是日苦寒绝飞鸟。
三君弟子老奉祠,清净寡欲真吾师。清酒绿液半凝脂,慰我远来还渴饥。
閒远先生更奇古,壁间示我虞翁诗。诗中爱道李太白,结巢云松复此客。
九江秀色虽可餐,高隐何如炼精魄。吾闻兹山到处有神仙,杨许遗书傥可传。
泥丸绛官朝内景,玉经玄文味至言,如此亦足昌吾年。
福源建自梁大同,创寺之年植此松。历千余载寺再废,此树不改青葱茏。
大二十围高难度,攫拿天际如虬龙。石根铁干苔斑驳,狂风摇动声铮鏦。
夜然长明镫,晨撞万石钟。声光震耀生灵怪,柯叶常有白云封。
水车之役大木尽,斧斤欲加鬼不容。天王柏,上方松,昔年来游有题咏,何况此树六朝之遗踪。
松之名者,今有报国古岱宗。彼以神京名岳显,此独晦匿于震泽之滨缥缈峰。
大材僻处自矜贵,赏玩不辱于凡庸。大抵植物有如此,人生何必皆遭逢。
嗟哉人生何必皆遭逢。
炎灵失其御,四海无安税。呜乎梅南昌,脱屣元始岁。
小臣披肝胆,宫掖事严秘。上书竟渺茫,弃掷江湖外。
一朝厌蜗角,万里骑鹏背。向来杀青士,此事美无对。
到今瑶池地,风露翔孔翠。仰瞻神界游,千载想生气。
愿为龙鳞婴,勿学蝉骨蜕。
缅怀属纩时,死丧叠相继。舅老白盈颠,频年病惊悸。
大药苦难求,骑箕竟长逝。叔也二竖侵,和缓费疗治。
兀兀簿书间,食少形已瘁。一朝构闵凶,灭性难守戒。
姑也体素羸,神伤益憔悴。抚兹杞妇悲,复洒西河泪。
全归庶无憾,遗痛曷有既。嗟哉薄宦贫,棺衾未预置。
斯时夏正中,炎热如火炽。瓦盘挹水多,葵扇招凉至。
三日殓始成,惴惴胡敢懈。躄踊一号啕,惨惨日阴曀。
天道其宁论,胡为酷如是。
爆竹喧声聒耳频,铜刀剧罢礼厨神。闲翻玉历消残岁,窃幸金吾是比邻。
明日偕联集凤侣,今雷怅忆饲鸦人。天颜有喜知惟近,柏酒呼儿进再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