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毛令方尉游西菩提寺二首·其二

路转山腰足未移,水清石瘦便能奇。
白云自占东西岭,明月谁分上下池。
黑黍黄粱初熟后,朱柑绿橘半甜时。
人生此乐须天赋,莫遣儿曹取次知。

译文与注释

译文
道路转过半山腰脚步还没移,已看见水清澈石枯瘦一片奇丽。
白云兀自笼盖了东山西岭,上下各一轮明月分不清天上池底。
果园中半甜的是红橙绿桔,田野里初熟了黑米黄米。
人生这种陶情山水的愉悦须老天赐与,可别让儿辈知觉减损了乐趣。
注释
足未移:一作“未足移”。
便能奇:看见奇丽之景。
黑黍黄粱:泛指谷类作物。初熟后:一作“初熟候”。
朱柑绿橘:泛指果树。
天赋:一本作“天付”。儿曹,儿辈,一本作“儿郎”。取次,随便。

赏析

  一二联描写寺景。首联概写。众人驻足观赏,故曰“足未移”,而脚下之路却逶迤盘陀,早已绕过了西菩山腰,因说“路转山腰”。这时,对大自然的奇妙美景一向有敏锐观察力的诗人,于俯仰之间,已经发现了西菩寺内、外的奇景:“水清石瘦便能奇”。颔联便分写水、石奇境。《於潜图经》云:“寺前有东西两山,或有云晦,遥望如岭焉”,《咸淳临安志》曰:“明智寺中,有清凉池、明月池”,寺景所奇便在此二山、二池上。诗人如此描写:先承“石瘦”写两山:“白云自占东西岭”。两峰屹然,直插云霄,白云浪涌,时掩峰顶,其情景便仿佛是那白云自己占据了东、西二岭。又承“水清”写二池:“明月谁分上下池”。天已向晚,一轮明月早已钻出了云缝,它一视同仁,不分上下,使两池共婵娟,而池水清澈,漾出了一双月影。在这两联中,诗人将他诗家的眼光所捕捉到的景物特点,以奇特的想象和灵动的笔致,加以渲染,便使那客观景物染上了浓厚的主观色彩,情态逼真,奇趣横生,生动地展现了西菩寺的无限奇妙风光。

  颈联的描写,又变换了手法。诗人在游目庭院、田野时,看见了累累秋实:初熟的小米、高粱,半熟的柑和桔,就重研丹青,为它们分别抹上了黑、黄、朱、绿四种较实物更为浓艳而鲜明的色彩,绘成了一幅色泽斑斓的秋色图。入胜境而观奇景、美景,诗人的游览之乐于此时便达到了极点,尾联便直说其乐:人生这种登山临水、探奇访胜之乐,是要由老天爷踢给的,可千万别让小儿辈们随随便便得知个中消息。方其时,诗人似乎已全然忘却了胸中深藏的许多烦恼了,实则非也。“天赋”已暗兜“天教”,分明有慨;而“莫遣”句,出自《晋书·王羲之传》诗人之意为:自己的探胜幽趣,如果让儿辈们知道,也会遭到非议,使人败兴。虽有这种言外之意在,又妙在比前首更为含蓄。

创作背景

  这组诗写于熙宁七年(1074年)杭州通判任上,时诗人年三十九。是年苏轼因察看蝗灾,过於潜,八月二十七日与毛、方二人同游西菩提寺,作此二诗。
苏轼
(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猜你喜欢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青春事汉主,白首入秦城。遍识才人字,多知旧曲名。
风流随故事,语笑合新声。独有垂杨树,偏伤日暮情。
田园相与老,此别意如何。
更病可无酒,犹寒已自和。
高名胡未广,诗兴尚能多。
沙草东山路,犹须一再过。
盘枝翦翠。叶叶西风意。吹上玉人云□底。无限新凉气味。
飘萧露卷烟柔。绝怜不逐宫流。寄语多情宋玉,悲秋得似宜秋。

病起思乡太剧愁。荒城无地可登楼。仙人要我感通游。

绿水似环萦岛屿,白云如带绕林丘。凉风先借一分秋。

五城之山石狡狯,诡装奇服纷多态。或如鸾翔或虎踞,或蔽林间如鬼魅。

有时楼阁造天匠,无端车马破地械。人家竹坞森周遭,云卷烟升画图内。

佳处在腹不在外,而我溪行相其背。狐裘反衣将毋同,珠藏贾胡椟出卖。

咫尺千里背而驰,平生错铸兹游最。南宫赝本姑自诳,东坡袖中失东海。

真人宝山空手回,眼眶负此车轮大。

高斋秋色满西山,梅福当年此抱关。君到豫章劳问讯,汉家迁客几人还。

日月跳双丸,阴阳驰四驺。海水复清浅,万古信悠悠。

咄哉世俗子,真如貉一丘。三楚古剑尽,空看逝波流。

悲来俯长剑,沾臆泪不收。何事马蹄间,非夫良足羞。

终恐邓禹笑,三十未封侯。

昔拥双旌在{左豆右斗}城,今朝孤馆语同名。
天遥秦树无因见,极目空饶怅望情。

越罗裁衫春服新,寒炉委灰无复温。夭桃著花红满槛,弱柳吹线青映门。

岂知天事有反覆,假借专物矜馀恩。平明雪片白似玉,败裘死灰仍纷纷。

女桑吐叶蚕欲生,东郊草绿方趣耕。玄冥欺人人弗信,百虫奋蛰雷已惊。

沈阴驱除坐可待,白日隐隐浮云外。

靡靡岁云晏,此已非吾时。浮居执荡志,逝将与世辞。

破屋交悲风,得处正在兹。握粟者谁子,无烦决所疑。

道丧士失己,节义久吾欺。于心苟不愧,穷达一任之。

上人久弃世,中道自忘筌。寂照出群有,了心清众缘。
所以于此地,筑馆开青莲。果药罗砌下,烟虹垂户前。
咒中洒甘露,指处流香泉。禅远目无事,体清宵不眠。
枳闻庐山法,松入汉阳禅。一枕西山外,虚舟常浩然。

幽居萧散绝喧哗,恰似柴桑处士家。门径莓苔无俗客,池塘鼓吹有鸣蛙。

冬青万树凝新蜡,春菜几畦开杂花。但得眼前风物好,尽将诗酒作生涯。

谁人此地着危栏,城郭江山表里看。
时节不知春已半,天围稍觉目前宽。

不羁称骏马,才冠大宗支。人正容青眼,天教丧白眉。

药苓多病母,襁褓币旬儿。此恨凄何极,灵风飒素旗。

一枕松风入梦清,空庭夜雨暗禅灯。山中酷爱僧居好,得似山中不著僧。

圣主方求治,偏城敢后儒。
采芹严祀事,序齿集生徒。
黄发居宾右,青衿隘坐隅。
远侔鲁泮饮,下陋汉庭酺。
席正群心萧,盃行美化敷。
君恩何以报,忠孝是良图。
淡淡青山两点春,娇羞一点口见樱。一梭儿玉一纣云。
白藕香中见西子,玉梅花下遇昭君。不曾真个也销魂。

空庭皓月娟娟白。虫声叫到三更急。萧飒起西风。吹开帘一重。

倚栏心耿耿。窗外秋声并。侬是怯寒人。风来先闭门。

骅骝千里展霜蹄,留得雕鞍陇上栖。山带彩云擎锦蹀,石含青薜拥障泥。

汉臣矍铄终难据,唐相光荣却与齐。东阁此时求骏急,春风芳草听长嘶。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