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开篇描写游定惠院东小山,观赏海棠和枳木,醉酒花下。描写海棠只用“特繁茂”一笔带过,引出“每岁盛开,必携客置酒,已五醉其下”,以昔游之乐烘托今游之乐,具有浓重的抒情意味。苏轼初至黄州,所作《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电》诗,极力赞美这“佳人在空谷”的海棠幽独高雅和美丽清淑的品格,并悬想其乃移自西蜀,而自己以蜀人谪居此间,引为患难之交。由此可以想见作者对这株海棠喜爱之深和置酒花下的情怀。写枳木则着重刻画其性状,以老人的脖颈形容枳木筋脉裸露在外,用一串串的大珍珠比喻洁白而圆润的花朵,都很新颖形象。不论写海棠还是枳木,均透露出园圃主人对作者的深挚友情。 一山园虽已易主,新主人以苏轼之故,对他所喜爱的林木仍加意保存、爱护。起笔用笔富有变化,不落俗套。“既饮”以下依次写憩于尚氏宅第的潇洒和不拘形迹,听崔成老弹雷氏琴的超然感受,买木盆以清泉浸渍瓜果的乐趣,人何氏园竹阴置酒的幽雅,席上“油煎饵”的酥美,归途乞丛橘移植的清兴……十馀件野游细事,一一写来,不嫌堆砌,不觉平板。不待安排,不拘体式,幽默风趣,灵动自然,仿佛率意挥洒,而情韵遂现,娓娓动听,是苏轼小品文中的佳作。
这篇散文游记,写作者与志趣相投者寻访郊游,饮酒聚乐的情景。作者笔下的园林景物清淡、恬静,宛翅一幅写意山水画,流露出作者安然自若的情怀和浓厚的生活情趣,赏花,饮酒,听琴,品味,各得其妙。
读者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不仅十分熟悉当地风物,而且与当地居民的关系极为融洽,字里行间充满了浓郁的人情昧与乡土气息,所以语言清新、自然,有随手拈来、信口脱出之美。结构组织似不经意,然而按时间顺序记一天游玩过程,有松而不乱之美。
三年书札镇相闻,倚杖高丘此送君。憭慄秋声天末起,微茫海色雾中分。
情关离合诗难就,兴到登临酒易醺。颇讶连朝多雨气,已知携出上峰云。
月旦泛舟从许劭,莲湖溪水白生烟。到门好雨过云去,说剑雄风生酒边。
闲话紫衣成昨梦,醉看乌帽惜馀年。懵腾不省临流别,想是行云扶上船。
出塞将炎月,辞家属早春。间关谙异地,辛苦怅征尘。
莫讶临邛客,多惭入洛人。筑宫虚碣石,开阁渺平津。
少日耽词藻,穷搜笑等伦。澜期回砥柱,源欲溯江岷。
实类三都拙,浑忘陋巷贫。端居昧生理,雅志在经纶。
竽瑟违齐好,璠玙閟楚珍。登临谐夙抱,攀陟此良辰。
辕下仍歌凤,台边想获麟。黄河流浩淼,泰岱势嶙峋。
行路难犹昔,干时数益屯。含愁非卫玠,不乐似崔骃。
敢信文堪卖,悬知德有邻。句吴才挺出,华省笔如神。
白璧何论价,银章已至身。长卿终侍从,方朔岂沈沦。
贡墨隃糜贵,花笺侧理新。群公追正始,夫子独深醇。
待漏陪青琐,薰香觐紫宸。朝回接风素,坐次豁天真。
兼肯酬支遁,还疑类许询。谈空恒亹亹,持论转循循。
后起看承盖,前贤叹积薪。泛舟殊访戴,投辖幸依遵。
京国招携罢,关山入望频。更严凄觱篥,谷险怯车轮。
大漠原趋汉,长城直控秦。防秋余垒在,避暑故楼湮。
雕鹗分屯戍,鸳鸯问水滨。时平纾北顾,岁远记西巡。
惜别虽千里,睽违只几旬。从军宁我愿,草檄久无因。
河朔刘松酒,江东张翰莼。仙郎傥相忆,慷慨报情亲。
绿染芭蕉,红催芍药,纷纷尽斗鲜妍。小楼妆罢,独坐悄无言。
自汲流泉煮茗,香细细、清兴泠然。捲帘看,日高烟敛,一抹淡春山。
堤边。游女伴,娟娟楚楚,弱柳风前。更澄波弄影,恍若飞仙。
怪煞夕阳西坠,空目断、远水长天。愿化作,萋萋芳草,轻衬一双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