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的前两句,从农村的环境概貌写到田家的欢声笑语;诗的后两句,从鸠鸣雨歇写到日上花繁。结句一个“繁”字,表现了春雨后农村生机勃勃的兴旺景象。全诗语言清新自然,以轻快的笔调,写出农家生活的乐趣。
诗人以细致的笔触,描绘出了江南地区农村的一派自然春光。江南的农村冈峦起伏,竹篱茅舍错落地散布在山冈下面。前面是一派平展的稻田.桑树高高低低地就栽在屋前屋后,春天来了,桑树长出了鲜嫩的绿叶,掩映在平川之间。春耕开始时,按风俗要向田神祈祷丰年。农村的男女老少看完了献祭田神的歌舞以后,带着欢快的情绪回到家里。到处洋溢着春天的欢乐。
“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两句中诗人集中地描写了春天的景色。江南的春天经常会下夜雨,早晨雨停了,阳光照着湿漉漉的新枝嫩叶,显得特别青翠。鹁鸪鸟在树上咕咕地叫起来。果然,不一会儿太阳就从东边屋脊上升了起来。墙头的杏花经过夜雨的滋润,盛开得更加灿烂,给村庄装点着绚丽的春光。一幅生动的农村自然图景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河间多书人共知,未见紫岩方玉池。东坡老人上天去,流落人间君得之。
宝匣初开老光眩,相约君家与同看。麝煤霮䨴云满天,尺璧坚温玉微汗。
峨眉山高两苏出,自是斯文有秦汉。先生著书书满家,晚得穷愁坐城旦。
只今虿尾人争传,异时龟趺不须断。百年荣辱一梦馀,空与高人作奇玩。
安得大手揭阳君,为我铭此元宾研。
樱酪事已过,角黍配夏熟。尚忆少小时,綵缕系腕玉。
此生本幻戏,衰态转眼足。三郎老无憀,始解叹丝木。
好伴青山作主人,门前衲子去如尘。法堂草长深三尺,更与腰镰走一巡。
渊源蜀学,问灵衿谁托,鹤山一叟。巨集觥觥天水刻,艺苑珍逾琼玖。
三箧云亡,一瓻许借,善本蕲无负。元亭油素,古香擩染衫袖。
前事十七遗篇,纷纶要义,三写流传久。说似芳椒排日课,几辈姜芽敛手。
金薤端书,瑶华副墨,操劵名山寿。卮言日出,坠传期与宗守。
偻指永朝夕,三过夏日暄。正拟资规画,言将返鹭门。
君殷榆柳思,谓可谢笼樊。鲲身与鹿耳,依依雨露恩。
相戒息波涛,鸣橹送朱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