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一夕坐陶太史楼,随意抽架上书,得《阙编》诗一帙,恶楮毛书,烟煤败黑,微有字形。稍就灯间读之,读未数首,不觉惊跃,急呼周望:“《阙编》何人作者,今邪古邪?”周望曰:“此余乡徐文长先生书也。”两人跃起,灯影下读复叫,叫复读,僮仆睡者皆惊起。盖不佞生三十年,而始知海内有文长先生,噫,是何相识之晚也!因以所闻于越人士者,略为次第,为《徐文长传》。
徐渭,字文长,为山阴诸生,声名藉甚。薛公蕙校越时,奇其才,有国士之目。然数奇,屡试辄蹶。中丞胡公宗宪闻之,客诸幕。文长每见,则葛衣乌巾,纵谈天下事,胡公大喜。是时公督数边兵,威镇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议者方之刘真长、杜少陵云。会得白鹿,属文长作表,表上,永陵喜。公以是益奇之,一切疏计,皆出其手。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视一世士无可当意者。然竟不偶。
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曲糵,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其所见山奔海立、沙起云行、雨鸣树偃、幽谷大都、人物鱼鸟,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其胸中又有勃然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故其为诗,如嗔如笑,如水鸣峡,如种出土,如寡妇之夜哭,羁人之寒起。虽其体格时有卑者,然匠心独出,有王者气,非彼巾帼而事人者所敢望也。文有卓识,气沉而法严,不以摸拟损才,不以议论伤格,韩、曾之流亚也。文长既雅不与时调合,当时所谓骚坛主盟者,文长皆叱而奴之,故其名不出于越,悲夫!喜作书,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欧阳公所谓“妖韶女老,自有余态”者也。间以其余,旁溢为花鸟,皆超逸有致。
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张太史元汴力解,乃得出。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显者至门,或拒不纳。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与饮。或自持斧击破其头,血流被面,头骨皆折,揉之有声。或以利锥锥其两耳,深入寸余,竟不得死。周望言:“晚岁诗文益奇,无刻本,集藏于家。”余同年有官越者,托以抄录,今未至。余所见者,《徐文长集》《阙编》二种而已。然文长竟以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
石公曰:“先生数奇不已,遂为狂疾;狂疾不已,遂为囹圄。古今文人牢骚困苦,未有若先生者也。虽然,胡公间世豪杰,永陵英主,幕中礼数异等,是胡公知有先生矣;表上,人主悦,是人主知有先生矣,独身未贵耳。先生诗文崛起,一扫近代芜秽之习,百世而下,自有定论,胡为不遇哉?”
梅客生尝寄予书曰:“文长吾老友,病奇于人,人奇于诗。”余谓文长无之而不奇者也。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也。悲夫!
八桂秘南经,双山雄粤望。伟哉昔所闻,于今觏其状。
弥天列青霭,绝地联层嶂。掩苒草木平,陂陀溪谷壮。
谁言盛积阻,极目何超旷。云峦时绝续,泉声日奔放。
飞楼候朝暾,倒影排溟涨。相传蓬岛来,夐矣陶唐尚。
事往诚莫稽,迹湮理无妄。捣禽应臼杵,喑虎怀仁让。
虫书篆符竹,蝶化遗衣桁。繄维羽人宅,信此馀风畅。
阴崖饶异产,神药滋盖藏。名遗炎帝书,类绝嵇含访。
伊昔休明会,位与王侯抗。时勤玉玺封,未昧高山向。
望秩礼久虚,旱魃人犹仰。我来仲夏月,溽暑阳方亢。
卧闻夜来雨,飞出龙池上。何因霈九州,苍生企灵贶。
红玉笼云,胭脂侵雪,两行撷艳惊奇。乳莺声里,香雨一庭滋。
绣带留仙小立,绛霞畔、飘送琼玑。销魂处、如嗔欲笑,狂眼任纷披。
珠钿芳草路,凭空十载,抛撇幽姿。那堪过天宝,再趁花期。
落日华清似梦,弦索冷、妃子容衰。无情甚、东风卖眼,看杀烂柯棋。
荒村回远火,古驿驻征轺。蓬鬓人间老,萍踪蓟北遥。
繁星耿秋汉,鸣柝乱寒宵。忽忆山中桂,清霜叶又凋。
桓公酣宴地,罗绮骄春丛。舞态馀回雪,歌声逗结风。
宾客三千醉,杂沓待鸣钟。繁华能几时,转瞬成蒿蓬。
双鹤阵云寂,丹凤梁月空。时时见樵牧,指点认故宫。
驰景信靡停,秉烛亦已悤。寄谢世间人,为乐及从容。
汝兔产何方。名压文麟驾彩凰。万里君门先得到,祯祥。
遥望红云捧玉皇。
富贵埒侯王。宝马雕笼染御香。一语烦君传帝里,傍徨。
作赋相如尚路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