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任师见寄之韵

昨梦春风花满枝,是花到眼是新诗。
如今梦断春无迹,不记题诗付与谁。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猜你喜欢
寒霜白云里,法侣自相携。竹径通城下,松风隔水西。
方同沃洲去,不作武陵迷。仿佛知心处,高峰是会稽。
时霎清明,载花不过西园路。嫩阴绿树。正是春留处。
燕子重来,往事东流去。征衫贮。旧寒一缕。泪湿风帘絮。
江雾秋楼白,灯花夜雨青。
九天无一梦,此道付晨星。
主当风云会,谢尔从者劳。
感恩义不小,块独委蓬蒿。
州城迥绕拂云堆,镜水稽山满眼来。四面常时对屏障,
一家终日在楼台。星河似向檐前落,鼓角惊从地底回。
我是玉皇香案吏,谪居犹得住蓬莱。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鹘突烟树外,水远山更长。天地有如许,扁舟何处藏。

如何短篷底,结习犹未忘。是时水月繁,不见此夜光。

于今尚无恙,怀袖行可将。我亦流落者,此味惯所尝。

谁能画峨堂,坐我于其旁。

溪上望穿石,攲悬如瓮子。石底望溪山,山山如镜里。

平平翠叠中,一峰夭矫起。淡与奇相值,幽艳忽无比。

鬼斧凿天真,刻意出新诡。一处幻玲珑,千崖灿花蕊。

虚空不受云,飞仙无停趾。唯有地籁风,终古来游止。

时时随落花,飘渡秦人水。

乔掾循循,有如寒士。面无浮气,能训诸理。可养可充,曰正曰直。

其维思诚,其在不息。

岁星等是地行仙,偷得蟠桃阆苑前。三度去来真一瞥,人间已是九千年。

宗庙玙璠器,皇家柱石臣。策名存紫府,佐世值昌辰。

德懋膺宸眷,才雄处要津。文辞追贾马,宾望并荀陈。

共贵丰年玉,咸推席上珍。荐延言有味,发摘政如神。

既畏西门猛,兼怀郑产仁。化民几变鲁,群盗遂奔秦。

峻节推邦直,高风耸佞人。立身惟耿耿,谗口遂狺狺。

一出修门道,重尝未下莼。岂同游泽畔,讵类卧漳滨。

逸兴倾醇酎,清谈岸角巾。处屯常若泰,在屈每如伸。

忽下泥金诏,初回雨露春。巾车趋象阙,鸣玉觐枫宸。

江汉终归海,风花复坠茵。途长知騄骥,霜后识松筠。

道合明良旧,恩濡宠数新。调元归大鼐,燮理属洪钧。

贱子独何者,龙门亦有宾。承颜常数数,惠训每谆谆。

屡赏王濛语,宁遗赵壹贫。数言真可诵,一语足书绅。

他日承题品,今朝冀选抡。知归如有地,拜赐遂无垠。

菅蒯虽何用,驽骀尚可驯。傥能收散诞,幸免屡逡巡。

怅别瞻行旆,衔恩睇后尘。祝公闻政日,著意念穷鳞。

仙子武陵溪,春深归路迷。翠翘迎露湿,罗袖避风啼。

留佩花笼玉,分钗月印犀。金杯延落日,酒醒各东西。

山回水曲自成溪,城市初来路欲迷。西崦人家寻不见,衡门应傍翠微栖。

多才与命违,末路隐柴扉。
白发何人问,青山一剑归。
晴烟独鸟没,野渡乱花飞。
寂寞长亭外,依然空落晖。
亢阳今已久,嘉雨自云倾。一点不斜去,极多时下成。

消魂处。斜阳路。一閒亭子三株树。更魂消。小溪桥。

人拖竹杖,我挈诗瓢。摇。摇。

寒山外。人还在。楼边竹里听清濑。到前村。扣柴门。

无言握手,一笑开樽。醺。醺。

丧尽生涯卖笊篱,白拈火里讨便宜。
看来枝节只如此,也道心空及第归。

春雪京城一尺泥,并鞍还忆蒋征西。碧幢红旆出关去,一路东风送马蹄。

指点山陵问宋朝,荒云漠漠菼萧萧。
行人但说钱王事,强弩三千射海潮。

风吹花香薰洞房,白日照镜光射梁。后园草暖双蝶晒,堂前尘落对燕翔。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