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大山州枕上流,蓬山仙客此遨游。读书竹屋公多暇,乐业江郊民有秋。
泮藻丛边深长育,岭梅香里费赓酬。有人来问和羹味,太守忘言一笑休。
徐鹿卿(1170—1249),字德夫,号泉谷,隆兴丰城(今江西省丰城市白土镇后泉村)人。南宋文学家、藏书家。徐鹿卿生于宋孝宗乾道六年,卒于理宗淳祐九年,年八十岁。博通经史,以文学著名乡里。嘉定十六年,(公元一二二三年)廷试进士,调安南军学教授,复申理义之学。入为枢密院编修官。时刘克庄、王迈、方大琮皆因事被黜,他作诗赠之,并为弹劾。太学诸生作四贤诗美之。累官吏部侍郎,提举鸿禧观致仕。及卒,谥清正。鹿卿著有泉谷文集及奏议、讲议等,《宋史本传》传于世。
春池蘋藻绿盘跚,群鸭相呼戏碧湍。两两轻舠闲倚岸,斜阳清景鉴中观。
二老相思又隔年,僧窗閒坐复何缘。吟翁最好盐城住,时把歌诗付酒船。
遥遥天水渺茫间,长啸登临意觉閒。世事无常如白浪,交情不改只青山。
烽烟日炽频闻警,原野秋清独往还。每叹涛斜军误举,匡时无术反投艰。
十载优游老六韬,折冲樽俎重投醪。匡时早画平蛮策,对垒还披上塞袍。
碣石风高戎马跃,惠阳烟锁野猿号。男儿渴饮单于血,满目干戈莫惮劳。
寥落天涯岁月赊,每逢佳节苦思家。无钱沽得邻家酒,不敢开窗看菊花。
万有从妄作,庸辨伪与真?假山复假雪,空色自相因。
东坡古维摩,出语惊天人。弹指为说法,一息乃万旬。
旧时言所说,几见湖水春?染习或未除,示此前后身。
题诗附斋壁,庶与坡诗邻。
宵来急足太仓遑,捧到家书意已慌。气息尚存丝一缕,愁肠仍是泪千行。
亟呼双桨寻归路,行历三程抵故乡。瞥见穗帏犹未哭,入门先欲慰高堂。
泉声如有语,山色自忘形。花觉青春半,山将白昼阴。
少无适俗韵,甘以辞华轩。但道桑麻长,而无车马喧。
服勤尽岁月,守拙归园田。终晓不能静,鸡鸣桑树颠。
举酒招明月,清辉若渺茫。烛烧残夜泪,风送隔墙香。
长袖偏工舞,高谈最易狂。荒田堪种秫,谁复问津梁。
酒醒西楼月欲斜,满窗晴影走秋蛇。狂夫剩有相如渴,一滴凉州未许赊。
世情谙已熟,长揖入山林。道远无人问,诗成只自吟。
半生圆泽石,一调伯牙琴。尽付东流去,沉埋直至今。
遥落暮天迥,飘飘愧此身。长桥今夜月,孤烛异乡人。
道路同艰阻,生涯共苦辛。赠君从此去,霄汉有通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