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将归

远将归,胜未别离时。在家相见熟,新归欢不足。
去愿车轮迟,回思马蹄速。但令在舍相对贫,
不向天涯金绕身。
王建
王建(768年—835年),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猜你喜欢
借问堤上柳,青青为谁春。空游昨日地,不见昨日人。
缭绕万家井,往来车马尘。莫道无相识,要非心所亲。
曾客嫖姚与伏波,惯骑生马拥雕戈。
金台有命终须筑,铁砚无功亦且磨。
见说帛书来汝洛,又传毡帐迫淮河。
只今西北多机会,吾子南归意若何。
累朝宗内治,晚岁擅鸿勋。
立子得元圣,收帘奉长君。
一言消横逆,多难弭纷纭。
仙驭曾非远,长瞻巩洛云。
贤哉昔鲁山,心地出芝兰。
不负义方教,相传本色官。
三年脚根正,万里路头宽。
须信功名事,要教人耐看。
南归见君百事足,如何一官曾不闲。
寒冲雪泥暑鄣日,老面只今如缬斑。
怜君与我自同调,久渫不食犹寒泉。
功名栎社直寄耳,颜色不同谁后先。
黑牛白犊未渠怪,物理傥自相回旋。
爱君此语亦不出,胜处紫芝眉宇间。
饮中八人半寂莫,最豪焦遂今谁班。
凝祥池上旧游处,海棠亦恐非昔年。
春波一眼诗句好,两腋尚觉风翩翩。
投闲方辔政可勉,何用不饮空三叹。

一室是仙乡,深岩石燕翔。隔云青瑟转,拂水紫芝香。

滴露惊神冷,灵襟彻顶凉。浮云应不远,衣袂好相将。

束书携剑去匆匆,此日真成点额龙。天意不孤清苦士,世间宁有辍耕农。

春回南国鸿飞急,云满西郊雨气浓。莫谩相逢嗟未遇,秋江随处看芙蓉。

市廛属耳太喧嚣,林薮藏身又寂寥。
负郭面溪开小合,个中登览独逍遥。

一笑问修竹,相识是何年。此君潇洒无侣,惟爱主人贤,门外数竿烟雨,门内数竿风月,中构屋三间。

枯坐淡忘语,对影冷于仙。

展书奁,摊画稿,理琴弦。不妨烧笋开尊,同坐落花天。

黄熟香消,古篆白定,瓷翻细乳,新粉落衣边。万绿荡如水,抱石好横眠。

短发彫秋鬓,天风快晚晴。闲唯欣有味,老不叹无成。

白石和云煮,青山带月耕。无心少年事,慷慨乐从征。

乔木森森结绿阴,翠峰深处隐禅林。高僧见鹤坐泉眼,群丑闻鸡息盗心。

春去野花开异品,晓来山鸟弄新音。胜游休便生归计,到此蓬瀛路好寻。

龙泉三尺倚天横,浊世滔滔我独清。
一柱高台仙掌起,愿推一滴活苍生。
相失知何地,风吹满面尘。
自骑冀北马,不见淮南春。
脱家百口累,从死一官贫。
积雪高新冢,啼乌感夕邻。
鸿泥留迹处,鸡絮涉江人。
泉壤无朝日,厌厌得醉民。

城郭多时得一归,小园幽馆雅相宜。种荷池暝便鸥睡,储粟瓶空虑鹤饥。

两屐苔痕人立处,一轩秋影月来时。静中自得其中理,此意无人会得知。

双龙剑,双飞几今古,乃是莫邪之夫、干将之妇。金铁未流时,大冶交龙虎。

铸得龙泉及太阿,光怪或分终复聚。自从丰泽斩秦妖,鸿门翼楚舞。

三侯歌其雄,四海加其武。大风飒飒日色黄,云气从之天下雨。

一朝奋鬣飞上天,万里扶摇竟何许。虹光夜夜斗牛间,丰城陆沈暂一还。

乃知变化终莫测,神物岂久留人寰。或云张公亡、大雷死,小雷佩之行江涘。

腰间宝鞘声铿然,两龙复合延平水。延平水,深复深。

在天逐雄飞,在海逐雌沉。四海大一统,五兵不敢侵。

镇国家、安边陲,神剑长为龙虎吟。

脚底晴雷殷殷过,浮山四面布干戈。
枪旗不染阴山血,留与人间战睡魔。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我东曰归,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枚。蜎蜎者蠋,烝在桑野。敦彼独宿,亦在车下。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果臝之实,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蠨蛸在户。町畽鹿场,熠燿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怀也。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鹳鸣于垤,妇叹于室。洒扫穹窒,我征聿至。有敦瓜苦,烝在栗薪。自我不见,于今三年。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仓庚于飞,熠燿其羽。之子于归,皇驳其马。亲结其缡,九十其仪。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熠燿 一作:熠耀)

登歌已阕,献礼方周。钦承景福,肃奉鸿休。

  臣等猥以空疏,备员讲读。圣明天纵,学问日新。臣等才有限而道无穷,心欲言而口不逮,以此自愧,莫知所为。

  窃谓人臣之纳忠,譬如医者之用药,药虽进于医手,方多传于古人。若已经效于世间,不必皆从于己出。

  伏见唐宰相陆贽,才本王佐,学为帝师。论深切于事情,言不离于道德。智如子房而文则过,辩如贾谊而术不疏,上以格君心之非,下以通天下之志。但其不幸,仕不遇时。德宗以苛刻为能,而贽谏之以忠厚;德宗以猜疑为术,而贽劝之以推诚;德宗好用兵,而贽以消兵为先;德宗好聚财,而贽以散财为急。至于用人听言之法,治边驭将之方,罪己以收人心,改过以应天道,去小人以除民患,惜名器以待有功,如此之流,未易悉数。可谓进苦口之乐石,针害身之膏肓。使德宗尽用其言,则贞观可得而复。

  臣等每退自西阁,即私相告言,以陛下圣明,必喜贽议论。但使圣贤之相契,即如臣主之同时。昔冯唐论颇、牧之贤,则汉文为之太息;魏相条晁、董之对,则孝宣以致中兴。若陛下能自得师,莫若近取诸贽。夫六经三史,诸子百家,非无可观,皆足为治。但圣言幽远,末学支离,譬如山海之崇深,难以一二而推择。如贽之论,开卷了然。聚古今之精英,实治乱之龟鉴。臣等欲取其奏议,稍加校正,缮写进呈。愿陛下置之坐隅,如见贽面,反覆熟读,如与贽言。必能发圣性之高明,成治功于岁月。臣等不胜区区之意,取进止。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