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字希文。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北宋初年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在扶疾上任的途中逝世,年六十四。累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竹坞柴关破晓开,石池花径转萦回。春深漫有寻芳兴,老近惭非作赋才。
蓂荚生三秋八月,气漙风露清明。诞来人世作豪英。
性天元广大,心地尽宽平。
书院兴秋作得似,燕山窦氏齐名。一身长向善中行。
松筠同不老,龟鹤共长生。
十年文笔远从戎,籍籍名香幕府中。鞍马不教生髀肉,檄书端可愈头风。
地连三赵山河壮,城镇三关鼓角雄。若见投壶祭征虏,为言白首坐诗穷。
招提古树隔江城,江上潮声杂橹声。弦月乍窥潭底见,微风不动镜中行。
云连琪树青芜合,雨逗春江绿涨平。万顷瑶光漫无际,水天涵映夜珠明。
推情不入世浮华,百卉多妍莫漫夸。果熟人间桃少核,味同海上枣如瓜。
已空色相无花吐,为怕烟尘留叶遮。一种禅机清熟脑,婆娑窗外碧笼纱。
凤炬尚留残泪,鸭炉犹袅馀香。鸟声惊起江南梦,檐额透晴光。
淡淡烟笼竹径,霏霏露湿花房。粉须闲数芳丛里,蝴蝶上钗梁。
如剑斯泉,如瓮斯石。夜横紫箫,吹散寒碧。
溪边午坐忽红沉,狎客沙鸥喜见寻。虚左车音消渴断,穷中草色著书深。
诗催水部梅如雪,酒醉柴桑菊似金。却忆公门桃与李,春风拂拂总成林。
荒寺少人迹,客来情倍浓。楼高危跨石,僧老健于松。
鸟语醒晨梦,山音续断钟。崎岖崖下路,常有白云封。
吾老乘风气郁盘,大千灵窍雨漫漫。烟林色送群峰湿,涧濑声添一尺寒。
杯外客心沈去鸟,襟边天意有凭栏。乱云作态连层嶂,都付仙人跨白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