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病后天魔不战降,梦中千顷白鸥江。心空境寂声尘尽,却爱秋蝇扑纸窗。
为爱芳洲绿玉湾,共来沾醉野亭间。一年索莫中秋雨,百匝空濛负郭山。
水竹会心非在远,天时多故不妨閒。独怜日暮移舟去,不得高歌载月还。
别怨暗移青镜,春愁倦听红牙。扬州灯火绛楼纱。
不似石头城下。
伴我邮亭孤月,负他寒食梨花。没来繇事误天涯。
玉笛当风此夜。
故事,三江看潮,实无潮看。午后喧传曰:“今年暗涨潮。”岁岁如之。
庚辰八月,吊朱恒岳少师至白洋,陈章侯、祁世培同席。海塘上呼看潮,余遄往,章侯、世培踵至。
立塘上,见潮头一线,从海宁而来,直奔塘上。稍近,则隐隐露白,如驱千百群小鹅擘翼惊飞。渐近,喷沫溅花,蹴起如百万雪狮,蔽江而下,怒雷鞭之,万首镞镞,无敢后先。再近,则飓风逼之,势欲拍岸而上。看者辟易,走避塘下。潮到塘,尽力一礴,水击射,溅起数丈,著面皆湿。旋卷而右,龟山一挡,轰怒非常,炝碎龙湫,半空雪舞。看之惊眩,坐半日,颜始定。
先辈言:浙江潮头,自龛、赭两山漱激而起。白洋在两山外,潮头更大,何耶?
市廛余热恼,岩壑足清凉。水静鱼儿乐,风微桂子香。
异邦人苦雨,故国雁啼霜。秋晚何多事?吟诗送客忙。
詹尹何劳更决疑,衡门之下可栖迟。竹从少傅韦家觅,树向果园坊里移。
翡翠小堂巢窄窄,鸥鶄近渚槛垂垂。主人一任悬徐榻,更拟风流醉习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