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仙人杰阁俯王城,西山见雨北山晴。高云直接薰炉气,去宫百里闻铃声。
古柏石干青虬枝,烟绡千尺屋十楹。东边奈子结老友,却忆往年梅客生。
山腰抱佛刹,十里望家园。亦有野人居,层崖映柴门。
昔我东岩君,曾此避尘喧。林泉留杖屦,岁月归琴尊。
翁今为飞仙,过眼几寒暄。苍苍池上柳,青衫见诸孙。
疏灯照茅屋,新月入颓垣。依依览陈迹,恻怆不能言。
名山变幻不可知,飞云作海何恢奇。淋漓元气来无时,倏忽波浪纷交驰。
霞光融融动晨曦,万顷旋见堆琉璃。此时群仙笑且嬉,手弄云水相追随。
莲华峰头望陆离,如坐翠艇游天池。仙僧行脚经年载,为我明明说真宰。
五更天风变崔嵬,独坐云门看挥洒。前峰后峰荡晴采,似云非云海非海。
烟鬟螺髻须臾改,一气冥濛卷块垒。莲蕊松林尽蓓蕾,共入烟云化苍澥,下视奔腾动堪骇。
天都翠微参碧穹,灵气上与层霄通。阴晴朝夕各不同,如启橐籥开元宫。
初见谷口云滃滃,忽觉天半波汹汹。三十六朵青芙蓉,动影出入苍涛中。
翠嶂都觉浮虚空,天日无际博桑红。浮丘生与容成公,跨鲤游戏乘仙风。
下界时响泠泠钟,到眼浩荡开心胸。岂有旋转推鸿濛,造化幻影知无穷。
风声水声去何疾,云兮海兮转无迹。皎皎羲轮照奇石,依旧诸峰挺寒碧。
我为云海谣,欲作云海樵。黄山山头暮复朝,日餐流瀣居云巢。
云为醴兮星为瓢,吐纳清气如灵潮。芝膏朮饵手自调,俯弃尘世同鸿毛。
列真一旦抗手招,为驾采鹿驱仙轺。东溯溟渤西神皋,瞬息千里何飘摇。
空中雅奏鸣天韶,可以狎视烟海穷云霄。喜君却住黄山坳,逸气欲与山争高。
通眉秀骨森清标,爱客为我披蓬茅。君诗君笔亦复超,我歌我谣庶勿嘲。
君不见山南阴阴杂檀柘,我有先人白云舍。鹤背从君傥同跨,遥指横云古峰下。
卅年登岱劳梦想,今朝意外乘云上。醉排阊阖紫微壶,豪蹑烟霞绿玉杖。
天门一线贾勇登,鸟道盘空千万层。松涛绝壑惊天雨,雪瀑飞龙太古冰。
神霄?峙壶天阁,万仙遥奏钧天乐。眼底齐州九点烟,樽前海屋千年鹤。
四禅风静断声闻,莫作人间绝顶人。红尘已隔碧霞冷,狂招太乙侍元君。
云马风车游汗漫,日观不登登月观。扪参历井摘斗牛,足下汤汤走河汉。
神镫红炫莲山青,九蟾飞光破太清。银海半规初涌魄,玉隆万象涵空明。
乾坤一气澄清景,物我两忘太素境。洗眼何须王母池,回头已失仙人影。
不与吴郎借斧柯,不从梁甫发高歌。琼楼玉宇渺如许,霖雨苍生可若何。
耐得高寒眺八极,真形谁见探灵笈。笑邀无忌认前身,且向蓬元卜虚室。
龙沙一曲枕城隈,今古登高酒数杯。日暮紫霞山外落,秋深红叶寺边催。
最怜南国归鸿蚤,羞见东篱有菊开。作赋只今公等在,北风还为孟嘉来。
维年癸丑春二月,我来会稽探禹穴。乍看庙貌极巍峨,松柏森然动魂魄。
阴崖疑有鬼神护,深泽或恐龙蛇出。八年自昔集輴樏,万国于兹朝玉帛。
生前宫室制不崇,葬后山林无改列。鸟耘后世不可知,三寸桐棺此遗迹。
俗儒小生好傅会,往往神奇骋其说。金简绿字竞侈陈,童律庚辰矜创获。
不感明德夸异闻,罔识当年疏瀹策。遂令四载随刊功,徒为神仙饰鸿烈。
岂知禹贡纪方略,不用山经纷诡谲。往者洪流遍中国,下民昏垫何由释。
帝咨岳牧惊怀襄,天顾蒸氓生圣哲。北安冀兖载壶口,南治荆扬过震泽。
九河其浚九州同,四海分流四隩宅。乃因土地定征赋,竟奠山川免巢窟。
贡金铸鼎罔两避,班师舞羽苗民格。身成绩用蛊终干,民尽讴歌世难绝。
东巡会稽事如昨,祀典煌煌重于越。遐思终古此区宇,经岁圣神为计画。
盘皇辟地娲补天,载笔荒唐贤者斥。羲农轩学递相嬗,礼乐兵刑渐增设。
佃用耒耨渔网罟,陆居栋宇水舟楫。唐虞考绩先五臣,百姓昭明万邦协。
当时禹亦共赓飏,独锡元圭登北阙。后来汤武及周孔,征诛笔削严斧钺。
是皆功与姒王并,天壤纷纷留墓碣。我生好古先此览,不觉涕零沾窆石。
井渫山阿永自深,碑存亭畔犹无缺。荒祠拜手独归去,夕阳西下波声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