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安老竹三尺围,断为釜甑中可炊。蕲州开笛不足数,嶰谷截筒空自奇。
何如猫头开成竹,化为霜根白如玉。峥嵘劲节不得施,历碌黑斑空满目。
白头老吏饱官仓,云梦南州睡初足。筠阳别乘一幅书,寄我中刳两枵腹。
飘飘逸韵青衣郎,梦中相见筠山阳。一笑摩挲抚君背,定教从此毋相忘。
我欲问舍无何乡,为我往使华胥王。人生草草两鬓霜,要知日月壶中长。
元和二年秋,我年三十七。长庆二年秋,我年五十一。
中间十四年,六年居谴黜。穷通年荣悴,委运随外物。
遂师庐山远,重吊湘江屈。夜听竹枝愁,秋看滟堆没。
近辞巴郡印,又秉纶闱笔。晚遇何足言,白发映朱绂。
销沈昔意气,改换旧容质。独有曲江秋,风烟如往日。
需奏登中掖,除书出上台。兽随朝带结,隼映使旌开。
地接朱陵近,人从藏室来。蠹蟫侵旧帙,浮蚁入离杯。
岭势遥连楚,星文却视魁。云依苍野住,雁隔楚峰回。
夕梦惊湘瑟,春心托陇梅。南方本宽教,东里复多才。
驷马荣星驾,千金庆寿罍。未应嗟远守,素志在循陔。
天涯秋色自堪愁,摇落馀心尚可求。细挹炎光千嶂雨,渐嘘爽气万波流。
每依云树同猿鸟,漫拟星槎共女牛。不是羁人多远意,三年穷海愧淹留。
汉家台阁齐云峙,廿八元勋列筵几。簪缨搢笏相后先,文采风流无彼此。
阳虚新息弟与兄,附凤攀龙均济美。名高南国推伏波,铜柱铭勋著交趾。
后来绳武谁象贤,隐泉卧仙今继起。出身便作第一人,中原尽识无双士。
当时直节著云州,大人侧目宵人靡。一朝移守香山城,海不扬波郊不垒。
兵民安堵如一家,远近闻风若归市。铃阁招宾仰白眉,棘门揖客来珠履。
分题授简续风骚,闭户著书先鲁史。宦情澹薄孝心真,去国瞻云频陟屺。
乞休三疏屡陈情,传入长安纸争贵。年来永废蓼莪篇,壮志犹存长剑倚。
摩汉台高瞰八荒,运海风生搏万里。帝心西顾在崤函,简书南下推廉李。
粤人欲借寇雍侯,岘首长思羊叔子。饥氓受赈感恩多,四野壶浆戴筐篚。
口碑留在路旁人,棠荫分阴遍桑梓。我本东林猿鹤群,笑傲烟霞聊复尔。
多君不厌野人狂,入林十载成知己。知己去兮天路长,山中人兮吾老矣。
他年棨戟许重临,云日溪山别还似。写将一幅摩汉图,云台回首丹青里。
行矣先生莫惮劳,千秋事业踪前轨。
不见汾阳宅,犹存太史文。宁知当世士,才与古人伦。
席上空鸣剑,林间任折巾。高风如可即,清夜啸歌频。
风雨于潜道,藤萝古殿阴。祖花传近代,瑶草寄遐心。
应世吾能赋,探玄女独深。形骸百鍊晚,未免二毛侵。
晨起同出猎,跳梁相叫嘷。岁久识主情,指顾能周遭。
山石穿我蹄,荆棘罥我毛。为主逐肥鲜,不辞奔走劳。
穷深抉幽险,狂狡焉得逃。咂血不顾馀,一饱随所遭。
主人获隽归,意气方盛豪。累然妥其尾,偃卧墙东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