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旱二首

垅上痿人卧槁苗,频年郡国诉诸朝。
雨师不为苍生起,只纵晴虹作旱妖。

  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猜你喜欢

灵舆归路肃班班,帐殿秋风响佩环。九庙向来连北阙,五陵依旧对南山。

玉衣不受清尘涴,风马应随綵仗还。行起奉常陪荐享,天威咫尺侍悬间。

酒酣后,歌歇时。
请君添一酌,听我吟四虽。
年虽老,犹少于韦长史。
命虽薄,犹胜于郑长水。
眼虽病,犹明于徐郎中。
家虽贫,犹富于郭庶子。
省躬审分何侥幸,值酒逢歌且欢喜。
忘荣知足委天和,亦应得尽生生理。
[分司同官中,韦长史绩年七十余,郭庶子求贫苦
最甚,徐郎中晦因疾丧明,予为河南尹时,见同
年郑俞始受长水县令,因叹四子而成此篇也。]

翰林门地清于冰,高堂六月开云汀。凉秋摵摵起庭宇,万籁如在空中听。

空山苍苍入林莽,江上茆亭隔风雨。层窗曲槛深阒寥,寂寂幽弦似相语。

绳床棐几随周旋,麈尾不动声琅然。山高水阔鸟飞尽,惟有碧树鸣寒蝉。

东邻老翁跨驴至,西家屐齿半欲穿。山头荷担步还却,此岂有意冷冷弦。

先生爱山复爱水,看画题诗宛相似。坐令宾主成三人,不羡谪仙花月里。

玉堂退食时相从,恍然坐我青芙蓉。愿将一曲洗双耳,更待高楼阊阖风。

句陈元武相望处。暮暮。酒阑肝胆毕露。流萤路。何人画取。芜城赋。

怕重说、安西都护。青骢去。秋燐自明残戍。风吹雨。

城头尔汝。昏鸦语。

暝翳寒城雨,明催古路人。胸中纷扰梦,断我几黄昏。

尸堂揭白写形模,几遍端相未是他。欲倩画工追笑靥,可堪连岁泣时多。

冒雨蹑岧峣,寻幽兴独饶。松为楹更韵,窗迩洞如招。

结宇先三径,依流便一瓢。足资周览乐,首为板舆翘。

云中栖隐养雄豪,我爱先生一著高。鼓腹诗鸣光圣世,雄文端可继离骚。

暌离三十载,重此叩玄微。日月双蓬鬓,乾坤一布衣。

月明涡水宿,秋老华峰归。不得陪仙驭,浮生有是非。

尺璧信易遗,寸晷难可逾。成名非我事,所玩琴与书。

笺麻卷素积老屋,中山卯君供不足。翁因兴到墨怒飞,决水驱山置横幅。

洞庭微茫三峡险,苍梧云重衡湘掩。静听深竹有猿声,直上长空散鸦点。

九州一尘滴笔端,营丘洪谷优劣难。出奇变幻意无尽,妙处归宿臻幽闲。

临流结宇柴门现,下入山光波淀淀。石林回转凡几重,小径蛇踪飘似线。

百年绢素完无坏,欲购空囊思举债。胸中尘秽洗尽空,饱歠藜羹长看画。

五斗徒劳谩折腰,三年两鬓为谁焦。
今朝官满重归去,还挈来时旧酒瓢。

唐虞事业已崔嵬,直到尼翁又复开。鲁论编成悲凤去,春秋著就泣麟来。

东山在望隐犹见,泗水流长逝不回。莫负吾师提命意,圣凡歧路始投胎。

共约湖边唤短蓬,晓来何事雨兼风。
山林只合闲人到,不入时官眼界中。

寻幽来阁中,万象俱寂寂。山僧晚未归,涧水时一滴。

桃花何以武陵溪,试唱新吟续旧题。游舫半通沙市外,故人多在画桥西。

山横翠霭连书屋,春酿红香拂杖藜。酒尽一尊归去晚,晴郊散步夕阳低。

云中老树冷萧萧,溪上僧归倚画桡。
谁为秋风乘兴去,松窗先听富阳潮。
雨过窗前树,天然生意新。
枝条枯昨日,萌蘖长今晨。
根本原无改,濡滋自有神。
静看微物理,应识养心真。

天台南,石桥北,观音寺里有弥勒。顶门瞎却摩醯眼,肘后风雷轰霹雳。

山后山前行遍了,倚阑不是动秋吟。
从头自轮山中石,烟雨苔痕几片深。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