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雪浪鼍吟,布帆鸱叫,西风削碎晴秋。看绿平楚尾,翠入吴头。
盘淌急洑孤光陷,铸一点、旸谷金毬。柁楼长啸,汜人侑舞,海若供讴。
十载萍梗飘流。只赁庑皋桥,卖饼安邱。喜今朝尻马,仿佛天游。
水云混混黏无极,真欲犯、碧落空幽。只怜今夜,琼宫高处,清冷难留。
公漪爱我草书好,画成即遣作今草。角扇屏风总不辞,龙蛇飞动为君扫。
古来草圣称张芝,神变无方吾所师。点画精微尽天纵,岂惟劲骨兼丰肌。
二王笔精复墨妙,思极天人无不肖。率意超旷我亦工,研精体势未知要。
汉人遗法久无传,用笔从来贵极圆。怀素颇得草三昧,夏云随风任盘旋。
米芾神锋每太峻,大黄远射力愁尽。张旭颠草虽自然,亦伤雄壮终非晋。
我今学草常苦迟,未能变化犹矜持。裙滑无多羊氏练,水清安得伯英池。
伯喈作书必纨素,欲购千端与毫兔。仲将如漆墨盈箱,左伯光妍纸无数。
为君乱作一笔书,心手窈冥随所如。蛟龙拿攫恣夭矫,骤雨飘风教有馀。
秾纤折衷更精熟,每日淋漓须百幅。君之散隶亦入神,以之相易须神速。
君有尊人草篆精,凡夫赵氏同飞名。故君法书具清识,感激知己深余情。
笔力会当友造化,安得闭门日多暇。右军筋骨亦精心,与君八分早相亚。
巡历郡邑间,人若未厌弃。夹道争向观,疑我形孰似。
得之道听馀,咸谓物吐气。老奸与宿赃,神夺而心悸。
预知犯难逃,已多速奔避。先尝受其赇,今皆偿之既。
非慑使者来,安得自知畏。予默揆诸心,斯言未深契。
一切气不美,先儒说有味。彝伦若尽去,太半为鬼魅。
禽兽争食人,殆盈野盈市。迹其所作为,殆恶过异类。
不洁食不饱,甚焉官与吏。惨酷以济之,甚若豺虎噬。
岂直如得情,哀矜至流涕。刑法用当穷,根本惕若厉。
岂谓犹有民,能喜使者至。或鞠躬焚香,或远送旗帜。
望来漳民情,愿留泉民意。此犹硕果然,不食生可觊。
惟知有罪者,患不速去离。何啻千百辈,施行才一二。
自叹水一杯,孰救炎火炽。伤心复伤心,竟夕不能寐。
明月半溪水,归人中夜舟。树阴屯岸合,萤影入烟流。
勋业生无取,田园老可谋。悠然发清咏,思绕白蘋洲。
江千岁晚苦多阴,抱膝真成梁父吟。此日饯行无别物,赓歌聊识故人心。
秋月白且凉,金风豁森爽。铮然高林叶,坠地不复响。
感君平生言,慰我清夜想。揽衣起彷徨,秉烛增叹赏。
允怀江海观,敢怠泰华仰。古人在当日,政亦企前往。
末予疲钝资,焉得中脱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