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严大夫之桂州

旌旆过湘潭,幽奇得遍探。莎城百越北,行路九疑南。
有地多生桂,无时不养蚕。听歌疑似曲,风俗自相谙。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猜你喜欢
省郎忧病士,书信有柴胡。饮子频通汗,怀君想报珠。
亲知天畔少,药味峡中无。归楫生衣卧,春鸥洗翅呼。
犹闻上急水,早作取平途。万里皇华使,为僚记腐儒。
去魄如秋水,清晖未破云。
眼看林影黑,何处照离群。
渚莲红乱风翻雨。雨翻风乱红莲渚。深处宿幽禽。禽幽宿处深。淡妆秋水鉴。鉴水秋妆淡。明月思人情。情人思月明。
花倚东风柳弄春。分明浅笑与轻颦。更忆当时声细细,偎人。秦筝轻衬砑罗裙。
别后此欢谁更共。春梦。只凭胡蝶伴飞魂。独倚高楼还日暮。情绪。浮烟漠漠雨昏昏。

一点照今古,胸中殊了然。不妨为漫吏,可但号臞仙。

丹荔盟犹在,凝香句未传。秋风稍凉冷,速办下滩船。

西施越溪女,明艳光云海。未入吴王宫殿时,浣纱古石今犹在。

桃李新开映古查,菖蒲犹短出平沙。昔时红粉照流水,今日青苔覆落花。

君去西秦适东越,碧山青江几超忽。若到天涯思故人,浣纱石上窥明月。

湖面平添积雨余,放生池外葑初除。谁司水族加恩簿,开过桃花未打鱼。

相逢同著软红尘,谁认前身与后身。我信西来本无佛,茅庵还坐苦吟人。

大江中峙小昆崙,势遏洪涛几欲奔。万古乾坤限南壮,一方钟鼓自晨昏。

云低北固山争出,潮落东洋海半吞。汲得中泠自煎试,月团新赐出词垣。

南蕃有鸟翠葳蕤,千百为群自在飞。负痛衔冤无罪死,将来贵室缕冠衣。

褰帘捲竹房,僧去罢焚香。湿树流残雪,疏篱挂夕阳。

花迟春意静,苔密冻痕光。野水盈愁望,寻巢燕已忙。

心合眼莹,耳聪意静,鼻通舌辩。说山头,一派清流落涧。中烹,焰儿,紧不慢。西金解东派版片,便令虎龙,同打扮得明珠,诸般不教兴贩。春来,金生,花复绽。
棘扉晓辟万袍趋,邹鲁虽微士所都。
三献有人怀楚璞,滥吹何事试齐竽。
要令庾语题虀臼,莫把元文覆酱瓿。
袖手傍观君勿怪,个中曾是老於菟。
千载河间旧典刑,诗书习气至今存。
故家乔木知谁在,五世同居是义门。
路入禅关僻,僧迎取衲披。
自怜重到此,还忆旧游时。
泉石清虚境,松筠古老姿。
问师从此别,鹤驾几回知。

华盖峰高未易穷,扪参历井到天中。回头却顾人间世,但见群青似小童。

船从京口渡,水向海门流。岛屿一篝火,芙蓉三面楼。

潮随明月上,山入大江浮。回首髫龄事,金焦同日游。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

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

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阳庐,此时未展胸中奇。

三驾不顾龙不起,山河宰割谁能为。近瞻五老峰,壁立青霄里。

峰头高风满顶来,峰腰蔼蔼白云起。纵目长天不尽头,浩歌一吐英雄气。

急雨占红色,遥青入望微。水寒云不絮,雁大湿能飞。

早汲愁高岸,迟还畏薄衣。潇湘何处屋,开户待人归。

虽扼咽喉□□间,犹□□脉得良医。
□□□平成报按,重读磨崖□字碑。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