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宝剑装成,思燕颔、当年投笔。讵便少、乌号赤兔,流星霹雳。
笳吹横天营壁冷,戈错匝地烽烟急。问何为、犹自著青衫,真无策。
射虎恨,难消释。斩蛟志,今须毕。把茶经笛谱,忙忙收拾。
生怕死埋白玉麈,且教醉拓黄金戟。看马前、飞檄扫千军,呼杀贼。
在山为远志,出山为小草。古语巳云然,见事苦不早。
平生独往愿,丘壑寄怀抱。图书时自苦,野性期自保。
谁令堕尘网,宛转受缠绕。昔为水上鸥,今如笼中鸟。
哀鸣谁复顾,毛羽日摧槁。向非亲友赠,蔬食常不饱。
病妻抱弱子,远去万里道。骨肉生别离,丘垄谁为扫。
愁深无一语,目断南云杳。恸哭悲风来,如何诉穹昊。
汾阳多子并堪夸,四玉三珠萃一家。更有桐枝如竹立,千宵椿树映护花。
密织枯枝,匀编露叶,摇飏一桁斜挂。冷月轻筛,霜风细簸,镇护茅檐寒罅。
低掀侧帽,记贳酒、者回村舍。消受天寒岁晚,无分绮窗珠榭。
押边夕阳才下,惯掩映、一灯红灺。最是寒添六尺,雪花轻洒。
荡户梢梢瑟瑟。又那管、江湖梦魂惹。卷起萧疏,柴门低亚。
礼金仙,皈大士。小字写幡尾。对五铢衣,暗里诉心事。
多应嫁了卢郎,女儿花佩,愿抱个、阿侯怀里。
整圆髻。才过青石岩扉,又见鸭桃底。忽上钟楼,窈窕半空倚。
吮毫好倩童娘,蝉纱写照,与楚馆、行云相似。
三春雨足桑叶肥,家家饲蚕昼掩扉。三眠三起近小满,桑葚垂垂叶已稀。
盼得红蚕齐上箔,更喜同功茧不薄。大妇收拾缫丝车,小妇安排汤满镬。
银丝抽绎比清霜,虚室堆床生白光。哑哑轧轧声不绝,绿阴低处新丝香。
小姑回头笑问嫂,转眼相看织成缟。茜红鸭绿染随心,长剪腰裙短裁袄。
嫂云小姑尔未知,阿哥正苦卖丝迟。明朝抱入城中去,已值官粮征比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