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疏疏杨柳拂平沙,白鹭缡褷立水涯。徙倚阑干吟未稳,澹云笼月落谁家。
杭有卖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溃。出之烨然,玉质而金色。置于市,贾十倍,人争鬻之。
予贸得其一,剖之,如有烟扑口鼻,视其中,则干若败絮。予怪而问之曰:“若所市于人者,将以实笾豆,奉祭祀,供宾客乎?将炫外以惑愚瞽也?甚矣哉,为欺也!”
卖者笑曰:“吾业是有年矣,吾赖是以食吾躯。吾售之,人取之,未尝有言,而独不足子所乎?世之为欺者不寡矣,而独我也乎?吾子未之思也。
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洸洸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孙、吴之略耶? 峨大冠、 拖长绅者,昂昂乎庙堂之器也,果能建伊、皋之业耶?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斁而不知理,坐糜廪粟而不知耻。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醇醴而饫肥鲜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
予默默无以应。退而思其言,类东方生滑稽之流。岂其愤世疾邪者耶?而托于柑以讽耶?
红蹊翠坞风花客,家有千山万山碧。一从流落在人閒,玉环绦重金笼窄。
金笼一片烟霞晓,花艳成团柳枝袅。足穿蜀锦茜靴牢,身著吴绫绀袍小。
参差微露红霞裙,丹喙即是胭脂唇。真是人閒富贵物,何异朱门罗绮身。
慧性驯姿良可取,只被多言仍巧语。前身不是亡国臣,即是倾城倾国女。
门外人来连报客,点茶沽酒俱催索。叫人名字学人言,吴语秦声俱记得。
大都有似原人为,视人欢戚为笑啼。俗客面前多俚语,逢僧辄诵陀罗尼。
嗟嗟何用畜此禽,岁月养成奸巧深。莫信口中一片舌,对面千里万里心。
主人曰予未有知,为爱能言不放归。不道奸心多诈伪,吭肠才饱脱身飞。
洞庭雨断兼天碧,松江月明波动色。剪橘霜包照座黄,鲙鲈雪缕堆盘白。
秋到湖山最佳处,此景付公天不惜。英名自是龙骧家,更待高闳立幡戟。
顽石本在世,启母人亦知。可怜宋太后,死骂宁馨儿。
君家大令书盈纸,笔势翩翩趣多媚。虽云沓拖如少年,岂至拘挛同饿隶。
会稽七子五知名,此公风概尤超诣。太极琁题犹重书,一时凛凛标英气。
半袖精裓众争求,数幅新裙世犹贵。当时亲遇得已难,况复传今仅千岁。
龙珠归浦剑还津,此帖君藏真得地。才披尺许目增明,鸾跂鸿惊欲飞逝。
硬黄响拓若传吾,完璧摹刊愿垂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