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元龙湖海豪,盖代声籍籍。只今观耳孙,才皆万夫敌。
叔兮美无度,伯也古遗直。当年种玉翁,什袭裹双璧。
期公垂天云,佐郡试戢翼。尚开柴桑径,引领望三益。
尝闻筑燕台,千里走乐剧。市骨捐千金,厩乘尽虎脊。
公乃真好事,屣履见逢掖。定知子舆辈,一笑皆莫逆。
报答春光酒一卮,贫中无酒著春欺。作诗细与东风道,未必东风肯要诗。
秋光莽莽到东篱,要识陶家以外诗。倘把傲霜徒自看,此花天妙没人知。
人生贵相知,不在相逢早。庐陵说三孙,修名惬诸老。
伯也吾同年,久别心杲杲。季也真可人,一见颜色好。
金石出几杖,握手屡倾倒。屈魂虽尚醒,贾骨久云槁。
微君写穷愁,何以慰怀抱。再见一尉更,取别何草草。
回视徒四壁,蝉声缀吟藁。向来雕斲工,见辄迹如扫。
汲深无新泉,送子惭涸潦。珍重皎洁姿,相期在斯道。
近因周子出家书,乃得知君近起居。复道移官在城府,未知几度入匡庐。
晋唐旧刻故存不,林壑幽人今有诸。想见经行屡成赋,不妨传写总遗余。
佳气葱葱傍海生,营州今是汉西京。龙归丰沛连朝饮,火照枌榆彻晓明。
旧事华封传道路,当时羽骑绕边城。振衣直上高峰望,大漠烟销北斗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