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不见浮槎博望侯,相看苍干已成虬。珠龙当日俦能致,射海何年迹并收?
云拥北平淹使节,梦遥南国下鲸流。累累架底容吾醉,为有诸君尽虎头。
吾生拙用大,江海思远适。岂独为瓠瓜,长系取不食。
漆园有遗意,放荡豁心臆。树此系何乡,近身见多益。
五日拙一旬,十日成百尺。累蔓更相引,甘实行可摘。
因之浮汗漫,去矣笑局蹐。从我其谁与,由也不可得。
深避寒威一室幽,春阳虽好见应愁。如何第一东风眷,却似芙蓉泣素秋。
陶谢风流到百家,半山老眼净无花。北人不拾江西唾,未要曾郎借齿牙。
凭吊苍茫,衰草外、夕阳残堠。空留得、浣花诗老,草堂依旧。
幕府十年栖息强,兵戈满地仓皇走。只乡愁、并入啼鹃,频骚首。
花径外,春星瘦。茅屋底,秋风吼。叹词人漂泊,古今谁偶。
忧国文章知己泪,倦游身世成都酒。甚而今、景仰说诗王,君知否。
东屋西屋人已远,名山也作弟兄看。金焦好处多于画,少个雁声江上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