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浮云谁谓出无心,甘雨祁祁润泽深。潭底老龙徒久卧,亢阳何事不为霖。
迎阳不用候葭灰,岁旦枝头柳眼开。自是南州炎德在,春光先到越城来。
避暑本无法,有法心可移。达尊迫人事,盛服严天威。
六月厉戈甲,百鍊亲炉锤。前驱上峻坂,后鞭禁长吁。
正午万灶增,尅晷千夫炊。辕门待排结,军令无徐舒。
陆浑救急燎,栾巴稽噀霏。期以片时灭,不许一草萎。
醲赏激勇往,毕力争忘疲。不计挥汗雨,宁思濯风漪。
当其用力所,岂复知热时。万事心地存,百夫火宅驰。
四时更代谢,二至争愆逾。积阴理必复,大夏阳常居。
及此当歊赩,岂得怀郁纡。杜愿踏层冰,几欲投清池。
韩思坐深甑,为说亦岂疏。极知隶元气,孰与逃象滋。
聊用供嘲咏,且以相戏娱。吾侪幸安适,家食饕委蛇。
念彼方热耘,焉能思逃虚。静胜昔人心,屡空斯晏如。
况予负深谴,省咎阖重扉。友朋相急难,往复通有无。
每怀子叶子,久与期襟期。有此苦热吟,句韵两崛奇。
河上重经感昔时,伤心世事一人知。先生久赴琼楼召,尚有遗民颂口碑。
前后左右,四面八方。忧愁骈集,我何可当。欲寄天上,虑天弗禁。
欲埋地下,恐地将沉。不如收拾,置我怀抱。寝之食之,于焉终老。
沧海何阔,蓬莱何高。世无黄鹄,乘我游翱。古之侠士,尘视生死。
凡今之人,畏首畏尾。好谋弗终,时命终穷。东南失利,西北多凶。
黄沙为棺,白云为椁。我则如是,千秋寥落。
维昔渡江跸,近在千里甸。吴门治清静,西浙称道院。
兴怀庆历初,百岁如过电。孰有范公称,皋夔素同传。
天平表先茔,泉台封土竁。巍巍忠烈祠,乡社春秋荐。
伊余从北归,老色日上面。万象供冥搜,四维喜安奠。
重游会主人,奉尝益繁衍。席珍柳太常,险语情眷恋。
我语上濑船,苦思劳挽牵。征途春事残,僧窗夏阴转。
古木蟠夭矫,新篁剥葱茜。水影澄心空,山色照眼绚。
冯高见黄云,残秋行饱面。少饮有馀欢,遐览竟忘倦。
时惊苍石耸,閒悦晴禽转。共惟吏部公,台斗不肯践。
颇好偕文士,幽讨穷林巘。嵌崖白云泉,掬手玩清泫。
煮茗味独奇,醉来和月咽。凉风吹客衣,激激散冰霰。
亦有星源尹,怡颜时自眄。琢句近大雅,放怀即私燕。
文学吴越裔,书工篆隶变。载道灵岩游,山路亦云便。
鸱夷去已久,西子宁复见。徘回响屧廊,尚想吴王殿。
姑苏走麋鹿,会稽贡竹箭。高唱《白苧》词,漓风日以扇。
邈哉季子心,阴述唐虞禅。兴亡属时运,成败谈俚谚。
吴中美浮图,题榜率轻狷。正尔涧谷惭,敧倾袭京卞。
碧云数亩湘江曲,谁种江干万枝玉。枝枝散影落晴波,波光掩映林光绿。
有时飒飒来清风,不比金谷飘春红。翠凤辞巢鸣舜日,苍虬捲雾腾遥空。
岩岩巨石苔花紫,砥柱中流俨如许。障断红尘半点无,六月坐来不知暑。
远峰天际青螺浮,蒋径嶰谷轻烟收。山中定有脱俗者,可似当年王子猷。
子猷一去今千载,此君清致依然在。冰霜万壑岁寒时,劲节虚心终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