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枕

午枕花前簟欲流,日催红影上帘钩。
窥人鸟唤悠扬梦,隔水山供宛转愁。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花前一枕午睡,竹席清凉如水波欲流,斜阳已照着花枝,将婆娑红影映上我的帘钩。
窥视人的小鸟声声啼鸣,惊起飘忽的梦,它去得悠悠。只看见水那边青山重重叠叠,引惹起心头深隐难言的清愁。
注释
午枕:即午睡:
簟(diàn):竹席。
红影:红色的花影。
悠扬:飘忽不定。
供(gōng):引起。宛转:缠绵,难以名状。

赏析

  这首诗将午睡醒来、由恍惚到清醒的瞬间感受和心理的复杂变化描写得淋漓尽致。诗的首句写春日午睡时将睡未睡的感觉,“花前”点出是春天季节,又照应下句的“红影”;“簟欲流”既指卧席波浪形的花纹,又指竹席光滑清凉如水,睡意朦胧间,仿佛感到竹席变成了缓缓流动的波浪,十分惬意。次句写睡醒之感,这一觉睡得舒适漫长,醒来时只见花影投射到帘钩之上,正午花影最短,不会遮住帘钩,故而可看出此时日光已经西移,“催”字表达出惊讶时光过得飞快的心理感觉,又从侧面形容梦之酣畅。

  三、四句写醒来后心理的落差和变化,醒来耳中听得鸟鸣,却怀疑美梦正是被鸟鸣唤醒,寻声望去,似乎鸟儿也在窥望自己,于是主观感情倾向认为是鸟儿有意唤醒自己,心头生起一种惆怅之感,再往远处眺望,一水之隔的青山映入眼帘,于是愁绪变得更无穷无尽了。“青山”在这里可说是现实生活的象征,因为它稳定不变并朝夕与自己相伴,看到它,才意识到令人迷恋的梦已飘远,思绪猛然回到现实中,定叫作者愁肠宛转。

  理想和现实是人类永无休止的矛盾:人类不断地追求美好的理想,但和现实总有极大的差距:人类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但永远不可能到达完美的理想境界: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不尽地追求和自我完善的历史。无论是美好的“悠扬梦”,还是象征意义上的“隔水山”,都是以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矛盾冲突的心境构成了审美境界。这种审美境界因符合人类心理深层中的企恋心态,而获得了审美的普遍性和永恒性。

  再从艺术上看,“悠扬梦”给人以美的朦胧感,“隔水山”则展示了美的距离感。从审美的欣赏角度看,朦胧感和距离感有助于增强关感。加上句法新颖,对仗工整,声情和语意浑然一体,令人击节叹赏。

  当然,此诗的前二句也是相当出色的,如“簟欲流”、“日催红影”,或写出幻觉中的动感,或将太阳拟人化,炼字琢句新鲜独创,雅丽精绝。全诗转折自然,委婉含蓄,体现一种整体的美,令人味之不尽。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当时王安石变法失败后,辞职退居江宁(今南京),一日午睡醒来间春光动人便作此诗。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猜你喜欢
长泉窟,长泉窟边多马骨。古来此地无井泉,
赖得秦家筑泉卒。征人饮马愁不回,长泉变作望乡堆。
蹄迹未干人去近,续后马来泥污尽。枕弓睡著待水生,
不见阴山在前阵。马蹄足脱装马头,健儿战死谁封侯。

春透帘栊已解寒,春盘相送拟追欢。轻冰向暖难成冻,残雪经销不作团。

阶下草芽方展绿,枝头梅子已生酸。袁安今有伸眉意,莫作冬前故态看。

忘忧清乐在枰棋,仙子精功岁未笄。窗下每将图局按,恐防宣召较高低。

一鉴沈沈含万象,千岩竞秀还相向。季真梦断归去来,数顷寒光对夷旷。

管弦公外梦民同,秘阁先生千骑长。从公于迈巷无人,画船解缆争先放。

去探禹穴升稽山,语笑相逢洞天上。玉帛纷纷何处寻,谩对遗陵起悽怆。

越王羞辱微之欢,山水依然人独往。先生揖我攲金卮,吾道本来无得丧。

日月如飞奚用劳,醉舞言归勿令荡。湘灵不见湘江閒,回首斜阳落秦望。

宿雨浥轻尘,沙平草树春。远山千万叠,空翠欲沾人。

千古秦淮水,东流绕旧京。
江南戎马后,愁杀庾兰成!

白石青山眼倦开,风云长到枕边回。梦中亦有敲门客,报道庄周骑蠂来。

穆穆文定,渊渊金玉。风被四远,誉髦归淑。伊余小子,钦承在夙。

籋云骏附,潜泥蠖伏。嗣林衔恤,閟息茅庐。扣户请益,拱肃趋隅。

教曰勖旃,竭景劬书。默尔富获,单辞靡馀。选曹展丘,俾书皇纶。

山房接夕,返楫同津。永言夙好,傍谂前闻。虚膺秪受,充然万珍。

公耆后先,三四及门。一瞻百益,矧曰终身。望之如日,就之如云。

大雅既丧,悼霣徒纷。

义高德厚贤在躬,进荣退美光初终。越有神明相元功,疾忧之外康宁中。

乃眷乃顾爰徂东,徒御虽寡人望雄。其高可仰厚可宗,兹行允美江淮风。

父老相呼告儿童,三朝无事繄厥忠。公谋公惠世所蒙,肆安于贾田安农。

温衣蔽体食饱胸,小攘大窃消奸凶。州牢县狱囚多空,欢心和气成年丰。

汝曹虽騃念所从,汝心汝貌加爱恭。薪蒸勿采米勿舂,亟歌屡舞驰省公。

有人昔与公车逢,汝阴颍尾洛与嵩。山有迹兮水有踪,水之鹤兮山之松。

一朝赐号逍遥翁,马资仆费官与供。汝曹努力吾老癃,公若再来勤筑宫。

银台烛,金兽烟,夜方阑画堂开宴。管弦停玉杯斟较浅,听春风遏云歌遍。

金蕉叶,银萼花,卷长江酒杯低亚。醉书生且休扶上马,听春风玉箫吹罢。

诗难咏,画怎描,欠渔翁玉蓑独钓。低唱浅斟金帐晓,胜烹茶党家风调。

攒江酒,味转佳,刻春宵古今无价。约寻盟绿杨中闲系马,醉春风碧纱窗下。

别珠帘秀

才欢悦,早间别,痛煞煞好难割舍!画船儿载将春去也,空留下半江明月。

夜忆

窗间月,檐外铁,这凄凉对谁分说?剔银灯欲将

心事写,长吁气把灯吹灭!

灯将残,人睡也,空留得半窗明月。孤眠心硬熬浑似铁,这凄凉怎捱今夜?

灯将灭,人睡些,照离愁半窗残月。多情直恁的心似铁,辜负了好天良夜。

灯下词,寄与伊,都道是二人心事。是必你来会一遭儿,抵多少梦中景致。

松陵我亦屡曾经,几欲张帆过洞庭。愿借此诗传善本,教儿诵读醉时听。

半岸澄波雨后平,一篙软绿信流行。满船明月双瓶酒,歌入荷花深处横。

我已浮屠隐,君仍冷掾游。向人空说项,何地可依刘。

风雨残灯梦,关河落木秋。近闻吟更苦,应是雪盈头。

自古男儿要自强,腰间金印有时黄。时来不用龙泉剑,手搏楼兰献庙堂。

凉飔似剪扑疏阑。却冰纨,怯衣单。叶叶芭蕉,都作雨声寒。

别梦待寻江上路,屏一尺,万重山。

桥西新溜碧潺潺。下芦滩。路弯环。过尽樯乌,不是旧征船。

莫怪归人归未得,流水去,甚时还。

白马披丝练一团,今朝被绊欲行难。
雪中放去唯留迹,月下牵来祇见鞍。
赂北长鸣天外远,临风斜坠耳边寒。
自知毛骨还应异,更请王良子细看。

似隐还非隐,未能忘世情。山河亡国恨,风雨客楼声。

穷有天堪问,贫无地可耕。桃源窅何处,目断故秦城。

鳄溪南望海云生,韩山花开千树明。玉序横经周柱史,鹄袍端拜鲁诸生。

买陂塘旋栽杨柳,参知圭沼机务。石渠㶁㶁鸣西北,不用九天瓢雨。

鱼在渚。又戏藻翻荷,绕遍方圆屿。鱼如解语。道惠子忘言,庄周忘象,岂识水中趣。

寒泉上,云影天光如许。高谈曾会朱吕。此中尽有源头水,添我感怀新句。

姑却醑。便合着叶嘉,百世云初谱。心源汲古。任眢井无波,方塘好在,余润及蔬圃。

夜中不能寐,吟虫声正悲。揽衣独彷徨,我心安所之。

秋兰闭幽芬,素月明空帷。怅然罢瑶瑟,伤旧怀天涯。

凤凰潜丹山,啾啾忍长饥。鸩媒道殷勤,遂辞梧桐枝。

文采足相耀,惜哉毛羽卑。感物多所哀,永夕风凄其。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