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邪?”子由未尝画也,故得其意而已。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
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及与可自洋州还,而余为徐州。与可以书遗余曰:“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袜材当萃于子矣。”书尾复写一诗,其略云:“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予谓与可:“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与可无以答,则曰:“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余因而实之,答其诗曰:“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与可笑曰:“苏子辩矣,然二百五十匹绢,吾将买田而归老焉。”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曰:“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筼筜谷在洋州,与可尝令予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其一也。予诗云:“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没于陈州。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过腹痛之语。而余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不解芸锄不粪田,一经撒种便由天。幸多旷土凭人择,歇两年来种一年。
退之龙移信奇语,巢居插天厌平土。永叔盆池意更豪,百里中分千丈举。
程子真龙幸一见,误信神奇同朽腐。豪釐脱命偶获赦,几逐虾鱼卷飞雨。
好龙徒得画龙本,冥想灵踪定何许。董源能作拔山势,蝘蜓寻常宁可侮。
尸居如我不足论,龙变云云聊戏汝。
灵台湛无为,一念寂不起。外物纷相交,飞扬千万里。
哲人善操养,渊澄复山峙。所期天爵脩,讵以贫贱耻。
岂无华轩客,膏粱饫顽鄙。道义竟无闻,放浪徒自喜。
滔滔从俗化,悄悄为谁美。知言世所难,感叹何时巳。
光景催人,还又是、西风吹袂。青镜里、满簪华发,不堪憔悴。
一月几逢开口笑,十年滴尽伤时泪。倩一尊、相对说清愁,花前醉。
初未识,名为累。今始觉,身如寄。把閒情换了,平生豪气。
致主安民非我事,求田问舍真良计。看野云、出岫却飞回,元无意。
生不必荆吴九州陌,华驺横路交霜戟。亦不必河阳十里园,珠帘锦障围春暄。
胡为狶膏棘轴走四海,乃不抗首归柴门。浮云万变渺难执,但见日月催晨昏。
故乡亦未归,旧事不可论。忆我未坠地,大父已作吏。
作吏三十年,还家旧物惟青毡。吁嗟先君我未面,北堂有母传遗编。
寒宵篝火课我读,有时泪下如迸泉。大父归来时,我年已长成。
我母望我长,我长乃复远徂征。栖迟两射金门策,飘零更作梁园客。
梁园日晚西风急,沙尘蹴天窗牖黑。九衢车马去如织,觌面相逢不相识。
黄河之水滚滚东南流,客子有家归不得。中夜孤吟起太息,家贫洁养干微禄。
何曾盗得太仓五斗粟,半管毛锥残欲秃。匆匆走路歧,恻恻身上衣。
重闱念我心伤悲,目断直北征鸿飞。腐儒刺促天所嗤,明年更索长安米。
呜呼!苍天何不且使朔饱侏儒饥。
头颅羞到镜心中,得失何须问塞翁。隐变潜斑知雾豹,去寒就暖见云鸿。
梦回先垄松楸雪,肠断空城草木风。欹帽短衫林树下,不妨言笑里夫同。
重轩深似谷,列柏镇含烟。境绝苍蝇到,风生白雪前。
弹冠惊迹近,专席感恩偏。霄汉朝来下,油幢路几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