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

掩朱扉,钩翠箔,满院莺声春寂寞。匀粉泪,恨檀郎,
一去不归花又落¤
对斜晖,临小阁,前事岂堪重想著。金带冷,画屏幽,
宝帐慵熏兰麝薄。
  [约公元九四七年前后在世]字不详,蜀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后晋高祖天福中前后在世。曾为后蜀秘书监。熙震善为词,今存二十九首,(见《唐五代词》)辞多华丽。
  猜你喜欢

解箨新篁绿未分,弄晴啼鸟语如文。翻风葭菼全疑雨,对岸峰峦便是云。

我昔南游武昌口之山川,赤壁吊古齐安边。
又尝北抵鹤唳风声地,八公山前望淝水。
谁令舣舟牛渚矶,楼船蔽江忆当时。
周郎未战曹瞒走,谢安一笑苻坚危。
黄云如屯夜月白,箭痕刀痕满枯骨。
健儿饭饱饮马来,意气犹雄歌尚烈。
只今采石还戍兵,诸将奄奄泉下人。
饭囊盛饭酒瓮酒,位去三衙称好手。
子美寄我沧浪吟,邀我共作沧浪篇。
沧浪有景不可到,使我东望心悠然。
荒湾野水气象古,高林翠阜相回环。
新篁抽笋添夏影,老蘖乱发争春妍。
水禽闲暇事高格,山鸟日夕相呼喧。
不知此地几兴废,仰视乔木皆苍烟。
堪嗟人迹到不远,虽有来路曾无缘。
穷奇极怪谁似子,搜索幽隐探神仙。
初寻一迳入蒙密,豁目异境无穷边。
风高月白最宜夜,一片莹净铺琼田。
清光不辨水与月,但见空碧涵漪涟。
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祗卖四万钱。
又疑此境天乞与,壮土憔悴天应怜。
鸱夷古亦有独往,江湖波涛渺翻天。
崎岖世路欲脱去,反以身试蛟龙渊。
岂如扁舟任飘兀,红蕖渌浪摇醉眠。
丈夫身在岂长弃,新诗美酒聊穷年。
虽然不许俗客到,莫惜佳句人间传。

迹登海内名山遍,身向天涯绝塞穷。种菜便判迁客老,看花敢望故人同?

玉关生入承优诏,讲幄遥思更竭忠。我昔翰林曾著论,对君悲喜叙愚蒙。

诘晨亲友至,筐榼携所需。各言平生欢,念子久离居。

绸缪语未毕,展席临前除。园荣子已抽,况有盘中鱼。

人情倦怀土,富贵岂常于。无为泥形迹,所愿恒相俱。

悚息回惶。广启心香。谢清颁、檀髓沉香。金炉篆起,法界飘香。献玉虚尊,诸天帝,普闻香。仰祝吾皇。稽首焚香。赞金枝、玉叶馨香。一人布德,万国传香。显本来真,元初性,自然香。
苍茫空泛日,四顾绝人烟。半浸中华岸,旁通异域船。
岛间应有国,波外恐无天。欲作乘槎客,翻愁去隔年。

朱楼十二阑干近。蜻蜓翼薄撩蝉鬓。石畔好潜藏。苔阴绣雀凉。

谁人花底逻。却向蔷薇躲。簌簌动南枝。红潮露一丝。

相违未满十年间,相见烦惊两鬓斑。衡岳雁飞犹不过,梦魂可得到兰山。

灯锁莲花花照罍,翠钿同醉楚台巍。
残灰剔罢携纤手,也胜金莲送辙回。
知君标格眼前稀,暂别令人入梦思。
铗有可弹何必叹,书如肯借本非痴。
且看平子归田赋,更和渊明述酒诗。
我劝山中多种漆,收功莫恨十年迟。
不是餐英泥楚骚,重阳菊蕊泛香醪。
寻常不醉此时醉,陶令抛官意独高。

入夏情怀转不中,多愁多病愈乖慵。匡诗该博终难继,蒋径幽閒颇愿从。

赖得古文消日月,更无佳友话心胸。吾宗幸有边经笥,却得时时一叩钟。

北阙同云掩晓霞,东风春雪满山家。
琼章定少千人和,银树先开六出花。

膻芗屏置已兼旬,病不能同酒一巡。郭北箪瓢新乐事,城南韦杜旧游身。

跛还增媚吾邱衍,伤竟成忧乐正春。欲领瞎堂师棒喝,怕风愁雪又因循。

相见时难别亦难,寒潮惟带夕阳还。
钿蝉金雁皆零落,离别烟波伤玉颜。
乍雨乍晴山裹寺,或来或去洞中云。
满天星月明如昼,此境此时谁欲分。
衰柳迷隋苑,衡门啼暮鸦。茅厨烟不动,书牖日空斜。
悔下东山石,贫于南阮家。沈忧损神虑,萱草自开花。

回銮喜见旧慈容,烂额焦头俱策庸。辨色仍临垂拱殿,伤心怕听景阳钟。

已闻大夏通新使,莫向临春问旧踪。今日东朝亲召对,隔帘涕泣说神宗。

  某顿首师鲁十二兄书记。前在京师相别时,约使人如河上,既受命,便遣白头奴出城,而还言不见舟矣。其夕,及得师鲁手简,乃知留船以待,怪不如约,方悟此奴懒去而见绐。

  临行,台吏催苛百端,不比催师鲁人长者有礼,使人惶迫不知所为。是以又不留下书在京师,但深托君贶因书道修意以西。始谋陆赴夷陵,以大暑,又无马,乃作此行。沿汴绝淮,泛大江,凡五千里,用一百一十程,才至荆南。在路无附书处,不知君贶曾作书道修意否?

  及来此问荆人,云去郢止两程,方喜得作书以奉问。又见家兄,言有人见师鲁过襄州,计今在郢久矣。师鲁欢戚不问可知,所渴欲问者,别后安否?及家人处之如何,莫苦相尤否?六郎旧疾平否?

  修行虽久,然江湖皆昔所游,往往有亲旧留连,又不遇恶风水,老母用术者言,果以此行为幸。又闻夷陵有米、面、鱼,如京洛,又有梨、栗、橘、柚、大笋、茶荈,皆可饮食,益相喜贺。昨日因参转运,作庭趋,始觉身是县令矣,其余皆如昔时。

  师鲁简中言,疑修有自疑之意者,非他,盖惧责人太深以取直尔,今而思之,自决不复疑也。然师鲁又云暗于朋友,此似未知修心。当与高书时,盖已知其非君子,发于极愤而切责之,非以朋友待之也,其所为何足惊骇?路中来,颇有人以罪出不测见吊者,此皆不知修心也。师鲁又云非忘亲,此又非也。得罪虽死,不为忘亲,此事须相见,可尽其说也。

  五六十年来,天生此辈,沉默畏慎,布在世间,相师成风。忽见吾辈作此事,下至灶间老婢,亦相惊怪,交口议之。不知此事古人日日有也,但问所言当否而已。又有深相赏叹者,此亦是不惯见事人也。可嗟世人不见如往时事久矣!往时砧斧鼎镬,皆是烹斩人之物,然士有死不失义,则趋而就之,与几席枕藉之无异。有义君子在傍,见有就死,知其当然,亦不甚叹赏也。史册所以书之者,盖特欲警后世愚懦者,使知事有当然而不得避尔,非以为奇事而诧人也。幸今世用刑至仁慈,无此物,使有而一人就之,不知作何等怪骇也。然吾辈亦自当绝口,不可及前事也。居闲僻处,日知进道而已,此事不须言,然师鲁以修有自疑之言,要知修处之如何,故略道也。

  安道与予在楚州,谈祸福事甚详,安道亦以为然。俟到夷陵写去,然后得知修所以处之之心也。又常与安道言,每见前世有名人,当论事时,感激不避诛死,真若知义者,及到贬所,则戚戚怨嗟,有不堪之穷愁形于文字,其心欢戚无异庸人,虽韩文公不免此累,用此戒安道慎勿作戚戚之文。师鲁察修此语,则处之之心又可知矣。近世人因言事亦有被贬者,然或傲逸狂醉,自言我为大不为小。故师鲁相别,自言益慎职,无饮酒,此事修今亦遵此语。咽喉自出京愈矣,至今不曾饮酒,到县后勤官,以惩洛中时懒慢矣。

  夷陵有一路,只数日可至郢,白头奴足以往来。秋寒矣,千万保重。不宣。修顿首。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